本版导读
李卫东和他的兄弟
给井下生产一线下料、回收、搬家倒面的工作,是生产准备队的日常工作。不但点多、面广、战线长,而且干的是全矿最累、最苦、最脏的活,新分来的年轻人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就跑了,都说“太累,还不如到采煤队去挖煤”。所以队上一直招不到人。
到底有多累、多苦、多脏?近日,笔者在下峪口矿生产准备队书记的带领下,走访了四点班李卫东班组。
每天下午3点半开完班前会,班长李卫东和他的队友们都会到浴池麻利地换上井下工作服。“你两检查一下花栏车,今天给采煤三队下100方木料”。班长李卫东边换衣服边说到。
来到坑木场院内笔者看到,按照3米、4米不同的长短码放着一堆堆整齐的圆木。“一、二、三、上”花栏车旁只见陈韩军、王安平各抬圆木的一头,一边喊着,一边悠着,原木顺着巧劲就被扔到了花栏车上,一会就装满了。
“沉吗?”话刚出口,突然觉得我好像问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怎么不沉,一根圆木大概49公斤,这还是轻的,看见没,那北边堆放的抽放管,直径0.3米,抬起来难度更大,还有车间里的支架那才叫沉,一根轻的160斤,重的210斤,我们的腰椎间盘突出,就是扛支架扛得。”两人满头大汗地说道。
“说说你们班长吧。”笔者问道。
“我们班长啊,那是铁人,铁打的,我们服了。你真得把班长好好写一下呢。”陈韩军边干活边说。
看见李卫东时,他正在干活。他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大魁梧,瘦小的身躯,只有1.7米的个头,怎么和铁人能相提并论?准备队书记说:“别看他个头不高,干活不含糊,上班十几年从来没休过班,队上所有的急、难、险活都是他抢先干、带头干,他们班是我们队的支柱。”
李卫东今年39岁,他带领的班组有十一个人,平均年龄37岁,基本都当过班组长,是生产准备队班组素质最好、技术力量最强、操作水平最高、最能吃苦、最团结、最能干的班组。
每逢节假日井下停产检修,是生准队最忙的时候,今年中秋检修,矿上急需向1108面和1110面下抽放管路,1000多米的路段,由于线路长、绞车多、弯路多不好操作,为了不影响11#煤生产,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下1500米抽放管路,谈何容易。但是这些再难也难不倒铁人李卫东,艰巨的任务非他莫属,连续3天下井送料升井吃点饭再下,每当他们走出井口,一轮大大的圆月照亮了整个工业广场。洗去一身的疲惫,升井后看着高高悬挂在星空的那一轮满月,都忘了此时是中秋…… (姜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