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保障农民工“不欠薪”亟待政府“兜底”
经历了10天的等待后,来银川打工的谢正兵等280余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总计296.6万元的工资。给他们发工资的,是银川市金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谢正兵在银川宝湖湾工地承揽土建项目,不料工程结束后,施工方却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经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立案调查,今年开发商销售状况不佳,导致施工方出现资金紧缺,进而影响到工资发放。于是,金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启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支付工作。截至目前,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动用保证金支付300余万元,350余名农民工领到了工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百姓最大程度享受发展成果,各地政府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民生工程的实施,在这样的大形势下,银川市有关部门投入300余万元资金为保障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进行“兜底”,更是传递出其真心诚意服务百姓的理念。可以说,政府这样的投入,不仅让350余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工资,让这些农民工和他们的家人心中感到温暖。同时,政府如此这般的举措,对于助推社会的和谐稳定,无疑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效果。
这些年来,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强调,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然而,由于用工单位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加之其它各方面原因,使得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屡见不鲜,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每年的年终岁尾,更是不断上演农民工“讨薪风潮”,而一幕幕因讨薪而引发的“黑色幽默”更是令人感到痛心。当下,尽管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纷纷采取行动,拿出更多举措来帮助农民工讨薪,无论是法律的服务保障,还是必要的投诉举报渠道,都让人欣慰。但这些恐怕都不及通过保证金让农民工第一时间拿到工资更为实用。
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应当成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借口”,保障农民工能够及时拿到他们的工资,乃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政府能够为保障农民工拿到工资进行“兜底”,那么,不仅农民工会心存感恩,而且,对于那些因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来说,同样会对政府的关爱感激不尽。因此,在保障农民工“不欠薪”的进程中,亟待各级政府拿出更多实在行动来进行“兜底”! (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