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退休老人的相机情缘
在现实生活中,摄影爱好者屡见不鲜,但喜欢摄影又对收藏相机感兴趣以致痴迷的人却不多见。在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石油东厂社区,就有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他以收藏相机为乐,与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该公司退休职工谢合庆。
走进谢合庆的家,客厅的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有风景照、人物照……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专门收藏相机的一个房间里,摆放的大小不同、型号各异的相机,这些相机一层层整齐地摆放在靠墙的两个快要和房顶一样高的玻璃柜子里,成为谢师傅家的一道风景,也是谢师傅最引以为豪的。
今年69岁的谢合庆说,他不但喜欢摄影,收藏相机也有几十年了。他现在不仅是中国石油摄影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陕西艺术摄影学会等社团的会员,还拥有上海、海鸥、凤凰等56个品牌共301台国产相机。在这些相机中,虽然没有价值过高和绝版的品种,但就数量而言,他已成为陕西宝鸡收藏相机数量最多的人。这些在别人眼里已经过时的相机,在谢合庆看来却都是宝贝。他从小就喜欢玩相机,说起自己与相机结缘的事,年过花甲的谢合庆显得有些酸楚。
“那是一九五八年的时候,我上初中,班上举行游园活动,班长拿了一台简易的120照相机为同学们拍照,看见班长神气的样子,我十分羡慕,当时就想,啥时我才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照相机呢?”。虽然当时谢合庆几次开口想让父亲给他买一台,但由于在那个年代,一家人的生活都很拮据,他的愿望自然不能实现。
放暑假了,几个同学商量勤工俭学,用架子车送货,一天能挣六角钱。二十多天之后,谢合庆拿到了用汗水换回来的12元钱,迫不及待地买回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幸福120”,又花了八角钱买了一卷胶卷,便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照相。
爱摄影离不开相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谢合庆的相机也从当初的最简易“幸福120”,换成了“海鸥120”、“华夏130”等。看着自己拍的照片一幅比一幅精彩,购买的相机一部比一部性能好,谢合庆就萌生了收藏相机的念头,如果能够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生产制造的相机,那么既可以看出我国生产的相机不同时期、不同品牌所拍摄的照片质量变化,又可以见证我国相机发展的历史,那该多好啊!
有了这个想法,谢合庆便一发不可收,以至于生活中只要有机会、经济条件允许,他就想方设法购买并收藏。还将相机按品种、规格、年代依次摆放,每台相机下面还附上标签,注明名称、规格、生产年代、厂家等。
1996年,他听说宝鸡71信箱的一名职工有一部1958年我国生产的上海58-2相机,就多次登门拜访,说服对方“成人之美”,最终拿到了这部相机,这部相机现已成为他的至爱。可以说谢师傅收藏的每一台相机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拍拍照片,收藏相机,谢合庆乐此不疲,痴迷专注。他的摄影作品获过奖,收藏相机也使他成为社区名人。但谢合庆并不图这些,在他看来,收藏相机带给他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