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职岗位建新功 情系姐妹献爱心
祝全省女职工节日快乐
三八寄语
在这迎春花开、春风拂面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此,谨向全省女职工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全省女职工朋友事业与家庭共融、健康与快乐同在!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的光辉节日。102年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努力。在这个不凡的日子,作为全世界妇女联合起来的象征标志,始终是激励全世界妇女团结奋斗、争取自由、平等和发展的一面光辉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包括女职工在内的中国广大妇女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力量,她们为民族解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省广大女职工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促进改革、维护稳定,建设西部强省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在各个行业,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贡献,赢得了企业的认同和社会的尊重。用女性特有的爱与细腻书写了她们的风采,展示了新时代职业女性的精神风貌。
在2011年,我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庆祝建党90周年、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为强大动力,以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推进“两个覆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深化女职工建功提素工程,带领全省广大女职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再建新功。2011年全省共有43万女职工参加了技术技能培训,5.3万人提升了学历层次,3.8万人晋升了技术等级,素质提升已成为广大女职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新建工会女职工组织17298个,比2010年增加了30.4%,工会女职工组织与工会同步组建率为94.3%,全面完成了同步组建率85%的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希望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在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女职工,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女职工的成长、成才、成功搭建平台。希望广大女职工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做好工会女职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广大女职工姐妹立足本职岗位,发扬百年来世界妇女光荣的传统,焕发劳动热情,以劳模和先进人物为榜样,弘扬时代精神,展现巾帼风采,用新的实践、新的创造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铜川王益区:
“专项集体合同”让女职工感受到温暖
“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后,单位每个月为女职工增加了30元的卫生津贴,钱虽然不多,但意义不一样,我们感受到了企业的关爱,挺暖人心的!”采访中,铜川王益区华信服装厂的一位女职工这样告诉记者。
近几年,铜川市王益区非公经济迅猛发展,以三产服务业为主,规模小、分布范围广、女职工居多、人员流动性大。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女职工组织作用,铜川王益区总工会总结借鉴各地工会组织维权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签订区域性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新路子,实现了新形势下工会女职工维权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非公企业女职工大多来自农村,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只知道干一天活挣一天钱,结婚生孩子是自己的事,不知道向企业要婚假和生育假,她们如果结婚怀孕就会自动辞去工作,在家休息,等孩子大了想出来干活时,再出来找工作。对签不签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无所谓,对签订女职工专项合同更不在意。”铜川王益区总工会主席、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刘玉梅表示。“签订专项集体合同,可以有效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就这样,以“公开工作进度、公开征求意见、公开起草过程”为前提,区总工会选取王益区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作为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推行工作的试点。
当时,一位餐饮老板认为集体合同已经涵盖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再签订一份专项合同是做秀。他的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不被淘汰出局唯一的途径就是盈利。如果大幅度上涨职工工资,增加女职工福利待遇,无疑是增加成本,会给企业参与市场、同行业竞争带来压力。对于老板强硬的态度,刘玉梅却并不担心。“鉴于他的顾虑,我们组织餐饮企业老板实地考察了已签订专项集体合同的铜川华信服装厂,让他们对这项工作有更深入了解和认识。随后,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就女职工的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与一线女职工对话、与不同年龄段的女职工交流,了解女职工的实际需求。把这些资料交到老板手上的时候,他们就宽容多了。”
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区总工会抓住重点、难点问题,除了提高餐饮行业女职工卫生津贴,还在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一年一次的妇科病检查、女职工重大疾病补偿办法、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148份,覆盖企业170家,签订率达95.5%,覆盖女职工9417人。
本报记者 刘楠
在近日召开的省总工会庆三八表彰大会上,省总工会领导与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中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合影留念。 赵国强 摄
咸阳市:
“建制度、抓考核”让女工组织建设更给力
“只要你是兴化的女职工,你就应该知道《台账》。”兴化集团一女职工饶有兴趣地对记者讲着她们特有的《兴化集团公司女工工作标准台账》,以及如何对基层女职工委员会进行工作量化考核。兴化女工委,只是咸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推进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采访中,记者总听到咸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连连喊忙,仔细一看工作人员的计划表:卡拉ok比赛、养生讲座等关于女性生活、工作的活动,全被囊括其中。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活力地建设女工组织,才能让女工们更给力。”咸阳是全国轻纺基地,非公经济在此处也是快速发展,现全市女职工已有32万人。从2006年开始,咸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以新建工会组织为重点,深入工业园区、村(镇)企业,主动上门宣传工会女职工组织的性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工会女职工组织9155个,专兼职女工干部10055人,女职工组建率达96.3%。不仅如此,结合实际,咸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咸阳市企事业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活动的通知》和《咸阳市企事业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咸阳礼泉县精神病医院女职工眼中原本如水中之月,可近几年,说起女职工组织,她们直拍手叫好。“我是协议工,可现在待遇美得很。”精神病医院一女职工这样告诉记者,她的工资不但和正式工一样,就连福利待遇都相同,现在出去说自己是协议工,再不会像以前一样害羞了。近几年来,咸阳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通过制定规范性合同文本、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召开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创新了女职工集体合同“上代下”(上级工会组织代替下级工会组织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和“1+N”(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资+——)签订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5381份,覆盖企业7053个,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5125份,覆盖企业7037个,占签订集体合同企业的95.24%。 本报记者 王惠玲
暖流在这里流动……
——西安铁路局工会女职委打造女职工健康人生侧记
近年来,西安铁路局女职委以“关爱女职工,温暖千万家”为主题,深入开展“三个一”健康活动,在增强广大女职工健康意识、提高女职工身心健康水平、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无愧为广大女职工心目中知冷暖、办实事的娘家人、贴心人。
“流动课堂”为女职工充电
3月5日,记者走进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女职工委员会主任杨梅的办公室时,她正忙着和同事商量即将开展的“西安客运段关爱女性心理健康讲座”的问题。“这种实用性的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是西铁局女职委组织开展为女职工‘充电’的一项重要活动。”杨梅告诉记者,由于铁路点多线长、女职工岗位分散,所以女职工们又把这种讲座叫做“流动课堂”。
“女职工特殊疾病的预防、自查和治疗、子女亲情教育、家庭关系调适、职场形象礼仪、心理健康疏导等都是‘流动课堂’最受女职工欢迎的课题。”在杨梅看来,“女职工流动课堂”不仅使女职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还能从专家精彩讲授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思想境界上的提高。
迄今为止,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女职工流动课堂”已为一线女职工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座谈交流的一种新途径。
年年体检为女职工健康护航
“不管是在岗女职工还是劳务工,局里每年都组织我们去体检,而且都享有100元的妇科检查和育龄妇女透环检查,体检档案也是人手一册。”在西铁局西安西站女工部主任刘美荣的办公室里,女职工小张正仔细查看自己参加各项体检时的体检资料,脸上露出了微笑。
“每年为女职工进行一次妇检,让所有的女职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这颗‘定心丸’,女职工们才能安心工作。”看着桌上整齐的体检报告,刘美荣告诉记者,现在全局的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协议)签订率已经达到了100%,这也使得女职工权益实现了细化、量化和明示化。
帮扶救助传递爱的暖流
“三不让”帮扶救助与“姐妹献爱心”活动是西铁局互助互济、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参保女职工每人每年自愿缴纳保费60元,在女职工本人生育子女、亲属死亡、本人死亡以及患病,特别是患18种重大疾病时,根据病种不同给予5000元一2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大额资金补助。2010年以来,全局近2万名女职工参保率接近100%,共帮扶救助困难女职工2073人次近21万元。
本报记者 鄢山宇
延安:关爱女职工在行动
“今年1月份,市总工会的工作人员给我送来了一千元慰问金,我很感谢这些帮助过我的人,如果没有他们,说实话我也活不到今天。”身患尿毒症的延安市桥北林业局护林员杨志清提起此事仍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近几年来,延安市总工会为了增强广大女职工的健康意识、远离疾病的困扰、提高健康水平,开展了“关爱女职工健康行动”(三个一),并将“三个一”活动纳入到县区工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市直创“十佳工会”考评验收条件之中。延安市总工会女工委主任郑艳霞介绍道,目前吴起、志丹、安塞等县区由县财政出资每年免费为全县女职工健康体检一次,已达到全覆盖,其余县区及市直基层单位,也坚持做到每年免费为女职工进行一次妇科体检。
2011年底,郑艳霞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延安林业女职工的生活窘境,这激起了郑艳霞想为她们做点实事好事的决心。郑艳霞和女工干部们用两三天时间,加班加点,对延安市四大林业局女职工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形成报告,以最快的速度上报陕西省总工会女工部,得到了省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在得到全省四分之一的救助款(2.5万元),郑艳霞把这笔钱全用在了延安林业系统四大林业局,将温暖送到延安51名林业困难女职工手上。
如今,延安市总工会各基层单位已将“三个一”活动具体内容纳入各单位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中,使女职工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仅2011年,就邀请省妇科专家,免费为女职工举办“爱心”保健知识讲座100多场次,受教育女职工达5.6万多人次。办理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险3855份,延安市工会完成省职工互助保险任务118万元,一跃成为全省先进市。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