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09日
观察
04

雷锋精神是纯净的人性光芒

雷锋精神在寒冬过后,像春风一样举着花束归来,让人倍感温暖。

在刚刚过去的冬天里,发生过许多让人不寒而栗的事件——从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起的争论,到小悦悦被车碾过两次,十余人视而不见,令文明社会蒙羞。社会怎么了?人们麻木了吗?有人感叹:道德滑坡了,雷锋走远了,良知泯灭了!

为什么扶危救急的社会常理,在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度反倒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形?为什么深受雷锋精神洗礼的国民如此经不起考验?

关键是扶起容易,后果难料——见义勇为会被讹诈,老人如此,小孩大概也是这样。于是,人们的良知蒙上了阴影,道德被物欲裹胁,雷锋悄悄溜了。

如果是这样,人性就太世俗、太险恶了。不说见义勇为,单是这种麻木状态,叫人联想起一盘散沙、冷漠无情的无爱状态,在那种氛围里,国民是看客与麻木的奴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关心其他人,其他人也不关心你,那是自私自利的小民,也构成经常被人欺凌,自顾不暇的族群和国度。即便是那样的状态里,仍然无法阻挡人性的光芒——孕育了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孕育了兼爱、互济、上善若水等精神财富,产生了大量仁人志士。可是,现在国家空前强大,文明高度发达,奈何人们因为害怕自己利益受损,就放弃了文明关爱之手的伸展,就甘愿人性的光芒熄灭?就无情地决定让新中国诞生的雷锋精神失业?

不!

我们分明看到人性的光芒依然闪耀:比如抱起小悦悦的老阿婆,还有,许许多多不计得失,扶起跌倒的老人,不被媒体关注的芸芸众生们。以及众多活跃于社会各个层面的自愿者——雷锋精神如冬阳一样,依然照耀着万物。只是媒体的镜头放大了负面的阴影,只是人们担忧崇高的人性光芒照不到每个角落。

春天里,关于活熊取胆的争论,让我们又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到底如何保护与利用黑熊的争论,正不亦乐乎地进行着。我想,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活熊的生存权益,对于人的状态更应该重视,不能像有人看到网上虐猫就大加挞伐,却在家中虐待老人,甚至有人给狗的待遇远远超越对同胞的关心。要兼爱,让人性的光芒不受环境的限定,不因利害左右,公平地普照每个角落。

既然人性能兼爱动物,那么,解决人际的冷漠,消除见义勇为顾虑,就不成问题。

雷锋正是解决冷漠,弘扬人性光芒的榜样。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想当年,雷锋正是从旧社会走来,建设新时代的精神典范。现在,时代进步了,物质文明和那个时代无法相比,而精神却被物质同化了,或者一切价值观都以物质利益为坐标,以金钱衡量一切,这才正是雷锋精神面临的挑战。

我觉得,雷锋的“傻子”精神,火一样的热忱,可以融化冷漠的坚冰。雷锋的为人民服务,为事业奉献,仿佛不时尚,但这恰巧是打破个人小圈圈,扩展人生境界,发展大我的金钥匙,也是形成和谐、友爱社会。氛围的必经途径。雷锋甘当时代的“傻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此,他的生命才有更大的意义,他的人性光芒才更加纯净,他也因之成为新中国的精神典范。反之,跌入个人得失的旋风里,以利益为中心,只能是铜臭萦绕无法飞翔的可怜虫,也是社会精神层面的救济者。

因此,我们要摆脱“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与“小悦悦”事件等怪现象,雷锋仍是法宝,那是我们民族纯净的人性光芒,可不敢再丢了! □靳光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