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年近八旬的道德楷模
几十年来,他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一次次践行自己回报祖国、回报社会、报效人民的誓言,生命不息,爱心不止,连续16年向全国地震、干旱、洪涝、暴雪等灾区,向孤残、病困以及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群捐赠款项59600余元,衣物1800余件。他就是年近八旬的老革命、老石油、老离休干部,建国初期获得共和国《解放勋章》,荣获2010年“感动长庆——十佳道德楷模”的杨新民老人。
杨新民老人是陕西富平人,他当过兵,参加过进军西藏和甘南平叛,1970年转业到甘肃省职业病医院,1971年参加长庆石油大会战,就职于长庆职工医院,连续12年负责编汇了《长庆医学资料汇编》,先后在85个医学院相互交流,为长庆医务事业和油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直到1990年光荣离休。
“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我杨新民仍然一无所有。我要以实际行动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人民。”杨新民提到他的人生经历时感慨万千,他用自己几十年的行动践行了他的诺言。
1995年,离休不久的杨新民在报纸上看到了国家启动“希望工程”的消息。他想:希望工程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何乐而不为呢。他和爱人经过商量,立即通过全国慈善基金会向希望工程捐款240元,并每年一次,一捐就是16年,至今向希望工程合计捐款3840元。杨老表示,今后他们两口还会一如既往向“希望工程”捐款。
长久以来,杨新民对社会上的一些患病、困难、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无依无靠,毫无生活来源,急需社会救济的人,都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他把“善待一切,爱心至上”作为自己社会行为的“座右铭”,无论在岗还是退休,凡身边的同事、邻居、战友和年长者生病,住院甚至病故,都经常去慰问、探望他们。多少年来,杨新民去社区居民家里、医院、诊疗所等看望、慰问患病者360多人次,自费购买慰问品、营养品、药品计3600余元。2011年,杨新民的邻居、90岁的退休职工张明义老人突然病重,就是他及时拨打120急救车,并亲自护送到医院,负责了从入院到联系救治的各个环节。
常言道,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杨新民就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捐赠的钱物虽然不多,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些有困难的人心里就会充满希望”,他这么认为。特别是当国家有难,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时,杨新民和老伴都会毫不犹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在杨新民的家里,他给记者展示了一个非常简朴的笔记本,里面夹贴着一张张汇款凭证、国家民政部、红十字会、省、市、县教育部门的收款凭证和各灾区救灾办、各学校发来的感谢信,整整齐齐排列着。1995年至2011年,连续17年通过中华全国慈善基金会向“希望工程”累计捐赠3840元;2004年7月12日,向铜川矿难职工家属捐赠500元;2006年7月21日,通过国务院民政部救灾办向南方洪涝灾区捐赠1000元;2007年9月26日,云南发生地震,向国家民政部救灾办捐赠1000元……还有对玉树、曲舟等地的捐款等等,这记载着他多年回报社会的点点滴滴。
(樊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