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进基层”须防机关降效能
近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2657名领导、干部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卫生院等基层单位,全面铺开“千名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
无论是安排领导、干部到基层进行锤炼,还是组织机关干部赴基层开展帮扶活动,这既有助于改善基层贫困落后的面貌,也有助于培养机关干部亲民爱民的作风。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区纷纷大规模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有的地区出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有的地区为了帮带基层发展进步,而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组织2657名领导、干部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卫生院等基层单位,旨在更好地帮助基层百姓排忧解难,更好地服务民众。
不可否认,如果把“干部下基层”活动不折不扣开展下去,确有诸多益处,但是,其存在的诸多弊病同样不容小觑。首先,大批机关干部深入基层,那么机关工作很可能会因此而出现一定的“疏漏”。毕竟,对于广大机关干部来说,大家往往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分工,在当前着力推进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如果因大批干部下基层而影响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与服务水平等,那么,如此“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
当然,一些地区在组织大批干部下基层的同时,可能对机关工作进行了新的分工部署,深入基层干部往常所承担的工作,或许都由其他同志具体负责。而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是否表明当下很多政府机关存在着用人“臃肿”的情况呢?既然大批干部下基层不影响机关工作,不妨大胆对机关干部进行精简,这不仅能大幅降低政府用人成本,而且,还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无论如何,面对很多地区开展的大批干部下基层活动,值得各地认真思考。
大批干部下基层,还必须谨防走过场,机关干部既然下基层,那么,既要做到“身入”,更需做到“心入”,要真心诚意与基层群众进行交流,脚踏实地开展工作,从而真正发挥机关干部的特长,为百姓增收致富开辟更多新路。 (陈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