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国的国企改革一直在进行之中,广大职工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积极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也成为稳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社会利益在不断分化与清晰化,传统的社会结构朝着分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人越来越认清并重视自身利益之所在。正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追求与维护,人民群众越来越需要进行不同利益诉求的表达,这样民主政治便开始获得了现实的利益驱动力。笔者认为,当今中国,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日益增长,而且,政治参与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之中。
特别是80后,90后不断充实到企业员工队伍,他们对物质利益和民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了新形势下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的责任和要求。厂务公开的核心是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企业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监督企业领导正确行使决策权,防腐防贪,既能促进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又能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满足职工民主需求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所以说,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工会维权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进入市场经济,各种所有制关系并存,劳资矛盾必然发生。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的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由于其管理体制或管理者素质等方面的复杂原因,也屡屡发生职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工会的“维权”功能也更需要进一步激活和强化。假如工会工作不到位,那末,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就难以在体制内正常、有序地进行。相反,只能在体制外泛滥失序,从而演化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碰撞、冲突,它很可能会阻断我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要三方合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既是党、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企业工会的重要职责。作为企业工会要努力地、积极地处理好与党、政、员工的关系,积极的维护员工的权利。工会如果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没有协调能力,没有维权能力,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工会的“根”是广大会员与职工群众。脱离了党组织,工会就没有“方向”;脱离了会员与职工,工会就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工会在掌握实际情况后,应立场鲜明地站在遭侵权的职工一面,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努力到底;应敢于向有关方面反映职工的利益诉求。工会最能吸引职工的一面,不是文娱演出、体育比赛,而是当职工遭侵权、有要求时工会能为他们撑腰、代言。
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工会的“维权”行为应当注意方式方法,追求职工与行政的“双赢”。笔者认为,言之有理。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双赢”必须是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前提的,而不是名为“双赢”实为放弃职工的合法权益——尤其在处理劳资纠纷的时候。
四、充分利用现有制度、途径,保障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
一要把厂务公开制度很好的执行下去。厂务公开已经推行了十几年,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厂务公开的领导机构,都有厂务公开的制度,但执行情况却大相径庭。我们不是制度少了,条例少了,方法少了,而是认真执行的不够。把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公开的程序、公开的标准、细化量化、落实到人,形成运作有序的厂务公开规矩。
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民主管理渠道,保障、监督厂务公开的执行。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职代会制度,推动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切实保障职工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要严格规范企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职代会民主程序,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推动在企业中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健全职工收入协商共决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要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为促进企业发展献计出力;要将职代会民主评议制度纳入组织部门的干部考核体系,切实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些渠道、这些方式我们用好了,就可以监督好、执行好厂务公开,发挥维权作用。
三要加强调查研究,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工作载体,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围绕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和水平,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陕西铁路石油物资公司 张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