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10日
社会
04

瓜子皮“绘”出12米《清明上河图》

水墨画、油彩画、铅笔画……这些画作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用瓜子皮作画,您见过吗?日前,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居民刘宝翠用瓜子皮创作出一幅长12米的《清明上河图》,在街坊邻里间引起了轰动。

这幅画卷,是今年60岁的刘宝翠用两年时间完成的。画卷上的亭台楼阁、花鸟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并且由于瓜子皮本身具有厚度,创作出来的图案凹凸有致,比一般画作更富有立体感。

刘宝翠笑言,用瓜子皮作画,是20年前自己嗑瓜子“嗑”出来的创意。“有一天我嗑瓜子,嗑着嗑着,忽然发现瓜子皮的纹路、形状和院儿里小鸟的羽毛很像。”自幼喜欢绘画的刘宝翠,立刻来了灵感。她尝试用瓜子皮摆出一只飞鸟的造型,居然惟妙惟肖,顿时窃喜不已。

此后,刘宝翠就迷上了这种独特的作画方式。作画范围也从最开始的飞鸟,拓展到了各种动物、植物、人物,还有假山和风景。甚至历时3个多月,创作出了2米长的瓜子皮粘贴画《梦红楼》。

刘宝翠仍不满足,她开始筹划难度更大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制作难度相当大,我是头一次做这么浩大的工程,开始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拿着‘原图’看了很久。”刘宝翠回忆道。

笔者发现,被刘宝翠称为《清明上河图》“原图”的,不过是6张挂历。她按照挂历上的图样,把《清明上河图》分成6个部分陆续制作,每个部分长2米。虽然有可参照的“原图”,但刘宝翠并不事先临摹,而是对着参照图直接将瓜子皮剪裁出需要的形状,再加以粘贴,从而完成整幅作品。

用瓜子皮作画,选料和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刘宝翠往往要从一堆瓜子皮中,一点儿一点儿地挑出大小、颜色、纹路都合适的几片拼接成一个部位,粘贴到布面上,再继续寻找适合下一个部位的原材料,全部完成后再将布面粘贴到铝塑板上定型。1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整整花费了她两年时间。

据统计,20年来,刘宝翠共制作瓜子皮粘贴画50余幅,为创作这些画,这些年光瓜子就嗑掉了不知道多少斤。“别人退休后是串门聊天、旅游享受,我是‘宅’在家里专心创作。”刘宝翠笑着说,用瓜子皮绘画,没有书本借鉴,全靠自己揣摩,兴趣是自己20年来能够坚持创作的主要原因。 (马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