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镇安县发现200余处明清古山寨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镇安县文物管理所获悉,在陕西省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镇安县共发现石砌山寨遗址200余处、自然天成洞穴遗址300余处。这次重大发现为陕西之最,在全国范围也实属罕见。
据史料记载,镇安山寨大多创建于明末清初,多为抵御农民起义军而修建。石砌的山寨就地取材,依山为基,以石筑墙,“干打垒”砌筑。这些山寨依山就势建筑于周边地势险要的山顶,周围群山相接,多为三面陡坡,一面与山峰相接,地势异常险要,易守难攻。山寨平面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长方形,寨墙高大宽厚,防御功能齐备。根据地形、功能还可分为前寨后寨、上寨下寨、山寨洞寨、牛寨羊寨和哨寨哨卡等。
镇安特殊地理位置奠定该地山寨最为集中、险要和牢固等特点,是目前陕西山寨中保存完好、数量最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的县份,在全国也实属罕见。镇安山寨的大量发现对研究秦岭“南山老林”古山寨修筑技术和明清军事防御史、民间防御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了解镇安地区明清时代乃至民国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治安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研究镇安地区近代经济、生产、生活、民俗、宗教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同时,镇安山寨在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户外探险等方面也拥有巨大潜力。
本报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