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南市汽荤运输集团公司——
改革创新谋发展 以人为本促和谐
作为渭南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汪洋,这几天虽然有些忙碌,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因为他已经接到通知,28日就要到西安接受省上领导颁发的“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回想起这么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他感慨万分。
汪洋2006年上任以来,带领渭运集团一班人,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拓宽经营领域,引领渭运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快速发展的道路,书写了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篇章。
实施改革创新 企业发展迅速
在汪洋的领导下,渭运集团领导班子针对生产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思路,不断抓重点,抓关键,努力实现新的突破。2006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39项,部门和岗位职责78项,实现了管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2008年,大胆对企业经营体制进行改革,推出了《渭运集团经营体制改革方案》,在基层单位领导班子中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和严格科学的考评办法,鼓励基层单位创新发展。新的经营体制办法实施以来,基层单位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企业净收入就增加了500多万元。
为了做大做强企业,集团积极推行企业重组和联合经营战略。2006年7月,企业投资100多万元,对富平县联运公司、万通公司进行了整体收购,统一了当地的客运市场,渭运集团下属的富平汽车站当月售票收入就增加了100多万元。公司负责西禹高速班线9家参营企业103台客车的集约化经营工作,作为管理委员会主任单位的负责人,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汪洋同志针对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了一整套管理科学、操作性强的经营管理办法,自2006年9月28日该班线正式营运以来,经营工作逐步显现出发展强势。2008年,西禹高速客运班线被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评定为全省精品文明班线。渭南至西安高速客运班线是渭南市第一条实行公司化经营改造的客运线路,共有7家参营企业,79台客车。由于历史原因,改造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2010年7月底全面完成了改造任务。改造后的西渭高速客运班线由渭运集团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运营工作规范,收入稳步提高,得到了投资者及广大旅客的好评。同时对庄里至西安、华阴至西安、澄城至西安、合阳至西安、韩城至西安部分车辆进行了公司化改造。目前,企业公车公营、公司化经营车辆达到了95%以上。
渭运集团领导班子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投入8000多万元,在渭南市高新区新建了渭南市唯一的一级客运站——渭南客运中心站,2010年10月开业后,渭南客运市场的环境和服务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新的客运站也成为渭南市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2011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渭南汽车修理厂、渭南汽车检测站。在蒲城县投资建设一级客运站的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征地、可行性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
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的头等大事。为了促进安全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建立了车辆信息监控中心,基层有车单位均建立了车辆信息监控室,企业运营车辆全部安装了GPS车载终端。根据发展需要,又先后建立了3G视频监控平台,G-BOS智慧运营系统,建设现代智能交通、智能管理迈出了新的步伐。与此同时,为了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积极推行了安全风险承包和安全绩效考核办法,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
面对区内及省内运输市场发展空间有限的不利形势,集团将经营重点转移到了跨省线路发展和运力结构的调整上。2006年以来,企业开发了渭南—东莞、渭南—深圳、渭南—上海、韩城—北京等50余条营运线路,企业目前高级客车已经达到300多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
在集团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下,企业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底,公司总资产仅1.92亿元,经营线路180多条,营运客车725台,其中大部分为普通及中级客车。到2011年底,企业总资产达到了5.9亿元,全部淘汰了普通车型,高、中级营运客车达到830多台,营运线路301条。目前经营区域已辐射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2011年实现营运收入2.8亿元,站务收入3.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超过了渭南市GDP的平均增长水平。6年来,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费6400万元,缴纳国家、地方过路过桥费2.4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公司被中国道协评定为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
推行企务公开 加强民主管理
渭运集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企业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重要事务和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讨论和审议,引导和鼓励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企业的民主空气越来越浓。集团还建立了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制度,每年年终结合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起到了对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警示作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贯彻落实,较好地保障了广大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权利的实现。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有效带动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企务公开制度的内容及形式等从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到基层各单位、从公司领导到普通员工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保证了100%的实施率。
集团还建立了“我为企业发展谏言献计”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长效机制,几年来共收集建议2000余条。注重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以工会、劳动人事、纪检监察、安全技术处多部门协作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面负责协调处理职工劳动争议。6年来仅发生了3起劳动争议事件,并全部得到了妥善调解处理。同时,企业行政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规范了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稳定了职工队伍,维护了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
关心职工生活 构建和谐企业
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企业发展了,就要回报职工;职工的收入提高了,就会加倍努力的工作。因此,以人为本成为渭运集团管理中一贯遵循的原则。近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2005年底,职工人均月收入不足600元,到2011年底,职工月均收入达到1800多元,净增加1300多元,同时职工各种社会保险全部缴纳到位,2011年一次性为已退休人员补缴医保差额300多万元。对于困难职工,企业关怀备至,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在公司组织开展的“情满渭运”募捐活动中,全司职工积极响应,筹集捐款40870元。逢年过节,公司党政工领导,为贫困职工送上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与他们亲切交谈,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尽早摆脱困境。职工家里有红白喜事,班子成员都登门看望。企业为单身职工提供了宿舍,设立了员工食堂,购置了通勤车,解决了员工上下班的交通问题,投入资金购置了乒乓球台、羽毛球网架、跑步机、多功能健身器等运动器材,建立了职工活动室,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 凝聚企业力量
“企业是树,文化是根。”集团公司经常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职工生活,营造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2006年以来,企业先后举办了“歌颂祖国,唱响渭运”大型文艺汇演、“安康杯生产安全知识电视大赛”、“渭运杯篮球邀请赛”、“渭运杯营运车辆驾驶员节能竞赛”、“首届职工运动会”、“赛诗会”、“唱红歌”、“我与企业共成长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和“党员挂牌”、“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车”、“党员一帮一”、“党委成员包联点评基层党组织工作”、“两先一优评比”、“党旗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党建活动,企业工作充满了活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推行“航空式服务”、“微笑服务”、“门到门、站到站服务”,渭运品牌广受社会关注。
几年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集团公司被中国道协评为“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被省交协评为“和谐企业”,荣获“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十强企业”称号,被渭南市委、市政府评为“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连年获得市交通运输局“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源头治理先进单位”。公司三个下属单位被全国海员工会评为“农民工平安返乡(岗)优质服务竞赛先进单位”,一个客运站被评为省级文明客运站,渭南客运中心站被省安委会、省交通运输厅分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全省交通安全文明先进单位”。作为企业带头人的汪洋同志,也被省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被市总工会评为“关爱职工的好经理”,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被市交通局党委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 (亚利)
班子成员共商企业发展大计
党员示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