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03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防汛抗洪参谋 三秦水利基石 科技照亮强邮路

当前版:第A2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2

防汛抗洪参谋 三秦水利基石

——记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题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在江河湖泊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江河湖水暴涨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漆黑的夜晚,即使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路垮桥塌、杆倒线断,也要把测量到的数据传送出去。

这就是水文人,他们顶风雨、战恶浪、翻山越岭;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不畏艰险;准测快报、科学研判为各级领导和防汛部门提供着一份份准确可靠的水雨情信息。

9月18日11时预报高滩水文站洪峰流量2000立方米/秒,实际出现2100立方米/秒。

9月18日13时预报长枪铺水文站洪峰流量1400立方米/秒,实际出现1370立方米/秒。

9月18日14时预报安康水文站洪峰流量11200立方米/秒,实际出现11100立方米/秒。

这些准确的水文信息是在2011年9月份的强秋淋天气中,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省水文局)先后制作发布的汉江安康站、任河高滩站、月河长枪铺站洪水的预报。这些信息在我们看来只是一组组数字,可就是这些数字却力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陕西水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6700多年前西安东郊浐河东岸的半坡村,一直到夏商、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史料记载。1937年,全省已有水文站21处、水位站13处、雨量站80处。担负着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与气象观测任务与资料收集工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时期陕西省水文局主要担负着全省境内的水文勘测、规划、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水资源的调查评价、监测、保护等工作。下设延安、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6个直属水文局,管辖着82处水文站、14处水位站、雨量站754处、各种水质监测断面212处、土壤墒情监测站41处。现有职工710人,具有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155人,具有相对稳定的委托雨量观测报汛人员623人。基本形成了站网布局科学合理、项目功能齐全的水文站网体系。正是这些水文人,使一个个精准的数据能够在第一时间送到防汛指挥部门,为全省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着基础信息、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

不畏艰险,准测快报防汛抗洪勇立新功

我省是一个局地暴雨洪水频发省份,防汛抗洪工作历来是我省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的大事。近年来,在局长杨汉明、书记黄兴国的带领下省水文局始终把水文测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每年汛期,特别是在特大洪水时期,各级领导都能亲临一线,指挥防汛水文测报工作,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顶风雨、战恶浪,准测快报,科学研判,为各级领导和防汛部门提供了一份份准确可靠地雨水情信息,充分发挥了水文在防汛抗洪中的“参谋”和“耳目”作用。

2011年6月20—22日陕南强降水,省水文局提前2个小时准确预警预报,为白河县迅速组织沿岸5个乡镇、1000余户、4000余名受威胁群众的安全转移争取了宝贵撤离时间,受到了省防总的通报嘉奖。9月份,陕北南部、关中及陕南先后出现三次大范围秋淋降水过程,造成汉江、渭河出现超警戒洪水,渭河下游出现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过程。由于水文部门及时测报和科学预报,我省成功应对渭河30年以来最大洪水,为避免渭河干流不决堤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年大水面前,省水文局科学研判、精准预报,预警精准率90%以上,为各级领导和防汛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使我省汉江沿岸和渭河流域等主要江河提前撤离了危险区共计30多万群众。水文测报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省水文局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先进集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水利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水文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行业的水文,水文必须根植水利,依托水利,面向全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好最大范围的服务,即树立大水文理念。”在谈到省水文局的发展前景时水文局局长杨汉明这样说道。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水利作为兴陕富民的一项大事来抓,力争5—10年建成“双十双网”工程。面对大好机遇,水文作为水利工作的基础,省水文局围绕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水文行业人才、技术和水文资料的优势,多方位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服务。先后为渭河治理、引汉济渭、东庄水库、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等大型水利工程提供水文资料和技术服务工作。围绕西安世园会,精心修订预警预报方案,加大水环境跟踪监测力度,全力以赴做好世园会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的服务工作,以优质的水文服务展现了水文尖兵的风采,为确保西安世园会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努力,受到了世园会组委会的肯定和赞扬。

积极开展我省“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建立,组织完成了《陕西省主要河流行政区界断面控制流量指标方案》及《陕西省各市区水功能区“十二五”考核指标方案》并通过审查,为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我省“三条红线”提供了科学依据。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整治渭河的要求,完成《陕西省渭河流域地表水水量水质监测规划》、《宝鸡市社会经济用水现状及需求分析》、《渭南市社会经济用水现状分析》。强化城市供水水源地饮水安全监测,完成渭河、丹江、汉江纳污能力核定,提出了限排意见,完成“21世纪前十年陕西省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详实资料。

突发事件,跟踪监测为政府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省水文局充分发挥自身站点分布广、人员素质高、技术手段强的优势,为应对突发的灾难与水污染事故积极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重要的信息,为处置灾难性事故竭尽全力,受到各级政府与决策部门的好评。

“5·12”地震发生后,省水文局所属的汉中和宝鸡部分地区成为重灾区。省局领导及时部署,各基层局迅速行动。宝鸡、汉中水文局、站的二部职工克服困难,夜以继日监测因地震造成的宝成铁路中断、嘉陵江部分河段因尾矿坝损毁会使下游水体受污染、汉中石门水库拱形坝可能垮坝会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的监测与滚动分析,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汉中水文局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积极主动组织科技人员,现场跟踪监测分析2006年的陕西镇安县“4·30”氰化钠、商南洛镇金钱河上游金矿尾坝垮塌水体污染,2007年王瑶水库上游输油管道破裂致使原油泄漏入河污染,2008年的山阳县矾矿尾矿坝泄漏,2009年的中石油赤水河发生泄漏污染,2010年洛川县北洛河交口河段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突发性污染事件,及时为当地政府科学处置污染事故提供第一手详实的水文资料,为当地政府科学处置污染事故赢得了时间,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发挥着基础和尖兵作用,受到了水利部水文局、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部门及省水利厅的高度肯定与表扬。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据悉,2011年汛期,陕西省水文局共发送水雨情短信2.8万余条,接收处理雨水情电报27万余份,通过广域网向国家防总、流域机构、省防总等单位转发水情电报42.7万余份,发布预警预报及洪水预报323次,而水情信息差错率小于0.01%,30分钟时效率达99.8%,网络传输率达99.9%,切实保障了沿河社会经济的发展,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抗洪先进集体,今年水文局又获得了陕西省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绩属于过去,我们相信水文人一定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省水利厅党组的领导与关怀下,坚持大水文发展理念,全局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汛抗旱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田丁辉)

团结奋进的省水文局领导集体

2010年7月24日渭河支流泾河张家山水文站职工抢测洪峰为防汛决策部提供科学依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