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牢记使命 争做科学发展先锋
——陕煤化集团“立足岗位学雷锋 对标管理创一流”青年演讲比赛文稿选登
一把尺 一颗钉 一滴水
——岗位学雷锋 对标争先锋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是的,在重装集团有许多人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勤奋、用他们的努力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追赶的标杆,丈量的尺子。
他,技校毕业,西煤机的一名操作员工。2004年公司进行设备更新,引进了数控车床,当别人看到这现代化的机器时惊讶、紧张,又害怕……而在白晓卫脸上却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他很幸运的被选拔到了数控班。为了掌握这个现代化车床,他自费买了大量的资料,一本一本的“啃”,一遍一遍的看,边学习边实践,特别是在攻克几何难关的那个阶段,都有点魔怔。终于,他熟练掌握了车床操作,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了100%的合格。
一天,一位比他年龄大近10岁的老同志竟走到他身边,叫了声“师傅”,向他请教起了数控知识,当时,他惊恐又异样,等他回过神来,紧忙儿耐心解答。这几年来他带的徒弟有同事,有技校学生,还有慕名来拜师的外单位学徒,他们都对这个小师傅虚心请教,非常的尊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人再强,充其量也就是孤星闪耀,但如果大家都强了,那可就是群星璀璨!”他的徒弟也从1个,2个,直到如今二十几个!他的班组被命名为“白晓卫班组”。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他们的行动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就像一颗颗螺丝钉在岗位上闪闪发光。
雷变琴,陕建机的一名电焊工,女儿身的她,为了工作,剪短了心爱的长发,电焊作业时,焊条头温度高达7000多度,焊花常常穿过厚厚的套袖和防护服灼伤她的胳膊、胸口甚至脸颊。哪个女孩不爱美?哪个女孩愿意烧得浑身伤疤?可她却时常笑着说:“男同志能干,我也能干。”经她焊接的产品,质量达到全优。
其实她经常为灼伤躲在角落偷偷落泪……曾经也想放弃现有的工作,像别的漂亮姑娘一样,穿花裙,抹口红,然而她确坚持电焊作业整整8年,正因为她的努力,她的认真,她的坚持不懈,被评为陕煤化首届“巾帼十杰”。
工作中许许多多的人像一滴水,不被人发现,也不被人赞赏。然而,当您听到她的故事时,你会肃然起敬。
渭南橡胶有一个叫杨玉莲的女同志,研发井下门产品七年。七年中,为了井下门这个产品不断改进,她走访过50多个煤矿,下井40多次。按理说,女同志下井是不允许的,但是作为井下门的主要研发者,她必须了解井下条件和产品使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有一次,矿领导不让她下井,她却苦苦哀求,领导十分纳闷,问她,“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她说“不知道”。矿领导说“你连挣多少钱都不知道还这么积极”。她说“我们分厂的人干活前都不知道能挣多少钱,但感觉一年比一年挣得多,好像已经习惯了,接到任务从不讲价钱,一有任务都拼命的干!”
我们讲述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员工,讲述他们的故事,就是要树立“一把尺”,对照自己差什么;
讲述他们的故事,就是要树标杆,知道自己学什么;
讲述他们的故事,就是要提炼当代青年精神,明确自己做什么。
像雷锋所说的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已成为西部煤炭航母的陕煤化集团,跨入世界500强指日可待,“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型能源企业”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作为陕煤化集团的装备制造板块,我们为集团发展的宏伟蓝图而骄傲,为自己能够成为她的一员而自豪!
我们肩负着陕煤化腾飞的历史责任!
我们憧憬着陕煤化的辉煌未来!
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学先进、赶先进、争一流的对标管理实践中,用我们的努力和奋斗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用我们的青春和力量共创陕煤化集团的灿烂辉煌! (西安重装公司)
青春日记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一名陕煤化集团的员工,怀揣着梦想拉开美丽的帷幕,踏进一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在这里,有师长的悉心指导,更有同事的温暖关心。我深深的爱上了陕煤化,爱上了我工作的地方——澄合,更爱上了与我共事的兄弟姐妹们。
迎着笑容我们走进陕煤化集团,在这里面我们放飞理想,青春激扬,展翅翱翔,这里是陕煤化人理想开始的地方。
伙伴们,你们真是好福气啊,赶上了陕煤化发展的最好时期,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制定的正确战略指导下,老区焕发新生、新区活力四射、板块重组有力、集团单位越来越多、销售收入越来越高、职工生活越来越好。最近,为响应党中央、省政府号召,集团公司又大力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和对标管理活动,在我们澄合等各个单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澄合党政要求各级单位、组织充分领会集团精神,尽早制定活动措施,充分保证活动开展、切实达到活动目的。伙伴们,作为澄合的年轻人,让我们立足岗位学雷锋、对标管理创一流吧!因为,在陕煤化,一场挺进世界五百强的伟大征程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
我们要把雷锋作为每个年轻人的学习榜样,在岗位上学习雷锋,要做安全生产的排头兵。在工作中学习雷锋,要做节能环保的先锋队。在生活里学习雷锋,要做文明礼貌的风尚矿工。全面学习雷锋,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干的矿区好青年!我们要做陕煤化的一颗螺丝钉,到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去。
好!那怎么对标先进呢?
对标先进,就要对标全国劳动模范张玉和。他努力工作、积极钻研、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他是我们年轻人时代的榜样,是陕煤化最需要的人。对标他,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他刻苦钻研技术的精神、学习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标雷锋,就要对标感动澄合人物刘健。同样是80后,同样是独生子,同样应该得到父母的呵护,可就在他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第三天,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母亲因无法承受这个巨大的打击,患上了精神病。灾难和贫苦让他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带着病母圆满完成了大学学业,80后的我们要对标刘健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刻苦努力、无所畏惧的精神,不仅要做一个有耐心和恒心的人,更要做一个有良心和责任心的人。
……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来到陕煤化澄合已经1年整了,看着陕煤化的不断发展,看着伙伴们的不断进步,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们在学习雷锋精神中不断提升,在对标先进活动中不断成长。活动中,澄合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青年,他们白天好好上班,晚上好好学习,积极钻研业务,努力克服难题,时时践行雷锋风尚,处处留心帮助他人。问他们,是什么激励你们前行,他们说,我们只是想告诉陕煤化,未来的重任交到我们年轻人手里,没问题,我们,能行!
春天来了,一个承载希望和梦想的季节。心中装满期待,梦想连着未来。我们会在学习雷锋、对标先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会将立足岗位学雷锋、对标管理创一流作为我们不竭的动力。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会不断强大,社会会不断进步,陕煤化会不断壮大!
哦!陕煤化,如果能飞翔,我的快乐与你共同分享。小草生长,也能有大树的力量。学习雷锋,对标先进,就让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成长…… (澄合矿业公司)
无影的标杆
当人们的脑海里有了煤矿这两个字的记忆,煤矿就一直变得神秘神奇。熟悉它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三块石头加一块肉的地方,不熟悉它的人,也会在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中看到矿难这两个用血和泪浸透了的汉字,说句很现实的话,下井挖煤的矿工,很难在人头涌动的人才交流中心寻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大山深处,只因他们手上,有厚厚的老茧,肩上有养家糊口的责任,身上有大山一样的质朴和厚重。
说他们平凡,因为当他们迈进煤矿的一瞬间,矿工这两个字就已经替代了他们的名姓,没有人会记得他们姓字名谁,说他们伟大,因为他们是和平年代里的英雄,为了祖国的能源事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高危行业,他们脸是黑的,眼睛却光芒四射,他们身上全是煤迹,但他们心里比谁都干净无比。
在我的身边,就生活着许多个这样的矿工,省煤劳模朱师傅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1986年,年仅18岁的朱师傅来到韩城矿务局象山矿井,当了一名矿工,一干就是26年。当班长时,采煤工作面遇见水患,顶板上的淋水把工作面压得只有80公分高,打柱攉煤要在水里爬行,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进工作面,最后一个出工作面,心里除了生产任务还要牵挂着全班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父母从老家打来电话,为他定了婚期,可他一拖再拖,婚期推迟变更了三次,新娘在家哭了三次,而他只是淡淡地说,这里人命关天,推迟几天结婚算个啥事。
2008年汶川地震,他的家乡岳池县也是重灾区,年迈的父母在家生死未卜,通信中断音信全无,朱师傅心急如焚,而此时正是综掘机安装的关键时期,身为综掘队长的他脱身不得。每当看到震区的新闻,这位铮铮铁汉都会潸然泪下,他一边有意把自己安排在井下带班,用满身的汗水洗刷着难以言表的内疚,一边派堂弟回川探明情况,当通信恢复,老父亲从老家打来电话时,他已泣不成声,瘫坐在了工作面上。
2009年6月,儿子高考不顺,以七分之差落于录取分数线之后,是上大专还是复读,急需父亲把关定夺,而此时的他却因11502工作面着火,已经连续一天一夜在井下配合救护队灭火,儿子不能理解父亲离家出走了,当火情得到控制,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看到为了寻找儿子一夜未眠的妻子哭肿的双眼,他心疼了,心碎了,他知道他欠妻儿的太多太多了。
2010年大年三十除夕夜,职工李靖急性胃病突发,一时无助的家属把电话打到区队,刚刚上井的朱师傅得知后,没有来得及洗澡,黑着脸便赶往医院看望自己的职工,医生从急诊室出来,猛地看到满脸煤黑的朱师傅吓了一跳,当得知是病人单位的领导时,回过头去,向这位黑汉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就是这点点滴滴、名不经传的平凡小事,将一个团队“首席长官”的人格魅力无声无息地注入了这个团体当中,又在漫长的岁月里延续、升华,成为一种力量,成为了一种无影的标杆,我们相信,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矿区青年的努力奋斗下,由无数这样的团队托起的陕煤化集团,一定会跃入世界五百强。作为80后,能有幸成为一名记录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反映矿工们最真实的生活,与他们共同奋战在生产第一线,我知足,无憾。
让我们祝福吧,祝福全天下千千万万的矿工兄弟,平安是福,健康是本,创业的路上纵然是崎岖,纵然是陡峭,但在回首时,我们可以指着那条尽是艰辛和汗水的路,大声地、骄傲地说,看,这就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韩城矿务局)
雷锋精神 薪火相传
有一种精神,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他曾坚定人们爱党爱国的忠贞信念,指引中华儿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有一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曾指引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使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有一种精神,在当今和平安定的年代,依然激励我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贡献应有的力量。这就是雷锋精神。
历史不会忘记,二十年前,老一辈渭化人选择了拓荒者的角色,带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渭河南岸。面对技术困难,资金困难,人员困难,他们没有气馁,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在艰苦创业和艰难攻关的过程中,渭化人体现出了强烈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雷锋精神。在项目建设中涌现出现了“208精神”、“十八勇士”、“胡子厂长”等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1996年5月,渭化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渭河岸边树立起了一座中国煤化行业的崭新旗帜。
时代变迁,精神永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雷锋精神深深地注入每个渭化人的心中。
我看见过你,坐在高空的管廊上,一边吃着混着汗水的饭菜,一边不忘挥舞橡胶锤敲击管道;
我看见过你,在滂沱的大雨中连续管道吹扫打靶,雨水浸透却依然笑容可掬;
我看见过你,裹着大衣,冒着严寒,宁愿抱着润滑油管道温暖身体,却不肯离开坚守的工作岗位。
正是这样,无数个身边的“雷锋”用绚丽的人生,勾勒出企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千万颗心用执着不懈的努力奏响着雷锋精神的时代乐章。
如今,陕煤化集团跨越式大发展为我们青年职工提供了一个更好展示自己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亲爱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勇敢地挑起重担,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用责任肩负起历史的使命,用梦想支撑起陕煤化的明天,也为我们的青春谱写乐章,为我们的生命书写辉煌。
(渭化公司)
让雷锋精神在对标管理中闪光
有一首歌,在大地上传播,在阳光里穿梭;有一首歌,在血脉里流淌,在心里头铭刻;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唱了半个世纪,愈唱愈加鲜活,这首歌,植根几代人的心灵,在代代人心上蓬勃……
雷锋,一个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用短暂的22个年头,镌刻了生命的永恒。一路走来,他是如此坚定,如此执着,似流星划过长空,却长留在我们心中。跨越了两个世纪,我们一直不曾忘记,又何曾停止过感动?!
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拥有青春和朝气,我们拥有自信和张扬。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我们用奉献铸造起座座丰碑,用汗水和微笑演绎别样的青春。
不信你看,“全国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张波、“全国煤炭系统优秀共青团员”刘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十佳青年安全岗员”左文明,他们就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光大,他们是新时代雷锋的缩影,他们是我们陕北矿业公司广大青年的杰出代表,学习的标杆。
今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也要学习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我们要以雷锋为楷模,干好本职工作,向身边的先进看齐,向全国的优秀煤炭企业对标,把自我的人生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立足工作岗位,创造优秀业绩。把岗位当舞台,把岗位当战场。舞出青春的娇美,奉献青春的力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我要说,21世纪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因为伟大的祖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歌已经奏响。
面对“十二五”难得的发展机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确立了“22251”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的能源化工企业,挺进世界企业500强。
作为集团的一员,我们要以雷锋为楷模、为标杆,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肩负起推动企业发展的光荣使命,在实现集团大发展、大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民族的希望,用生命点燃未来;我们是发展的先锋,把青春谱写成奋进的篇章。让我们高举学习雷锋精神的伟大旗帜,在集团公司党政工团的坚强带领下,扬帆起航,再创辉煌! (陕北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