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干的”

走到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门口,就能听到嘹亮的歌声。等走进时,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院子里大树参天,长廊幽静,老人带着孩子嬉戏玩乐,俨然一个小公园。直到看见树旁立着的各种健康文化宣传栏,才确信这是社区。一位老居民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垃圾堆,社区治安也非常差,居民家中也经常出现下水道堵塞、暖气管冻裂等状况。红专南路社区经历了十一年的由乱而治,才演变为现在这样一个宜居社区。而那些年里,社区主任闫中华就是他们的领路人。

回忆当年的情景,闫中华感慨万千:“2001年来到社区时,这是垃圾随处可见。我们经过将近3个月的持续清理,社区的环境才改变了不少”。万事开头难,当时闫中华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和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居民的不理解。当年他带人清理垃圾时,同时也清除了一些破旧设施,其中有不少是居民在楼下盖得杂物房,这就引起了居民们的不满。“为什么拆我的房?凭什么垃圾不能就近处理,而要扔到那么远的垃圾箱内?”面对这些指责,闫中华耐心解释社区政策,巧妙化解了多方矛盾,同时继续坚持组织大擦洗活动,社区的环境日趋改善,居民们也就接受和喜欢上了这种生活环境,渐渐开始自觉打扫。

除了清理社区环境,救助残疾人也是任职多年来闫中华丝毫不放松的工作。当年,闫中华得知双目失明的社区居民王玉奎因为家门口的台阶轮椅过不去很少到外面去。于是,闫中华自己找来沙子、水泥,请人在小区内修建了无障碍通道。事后,不少媒体都报道了闫中华救助王玉奎的事迹,可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助残的脚步。社区内有更多的居民得到了他的帮助,张梅芹就是其中之一。

张梅芹身患强制性脊椎炎,常年无法从事正常工作。闫中华多方努力,为他找到了一个小区值班室的工作,对此,张梅芹一直铭记于心。然而祸不单行,2012年春节过后,张梅芹的儿子居然也患上了同样的病,这可愁坏了一家子人。闫中华通过多方积极沟通,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并在今年3月“爱心活动”期间,筹集了3000元现金。可他并不仅仅满足于此,“3000元不过是杯水车薪,换不来孩子的一生健康。我们仍需要在精神层面上不断去关心他们,平时没事了多去他们家走走,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然而,整个红专南路社区有50名残疾人,是否都能照顾的来。对此困境,身为社区主任兼社区残疾人协会会长的闫中华坚定地表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照顾到。不敢说能解决残疾人一切难题,但是服务会做到全方位。就算哪天我退休了,继任者也会继续”。

转眼,到了下班时间,闫中华却被叫去指导社区合唱团的排练。临走前,闫中华笑着说:“自从到社区工作后,也就没了上下班的概念,只要是社区群众需要的,都是我们该干的”。

本报记者 岳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