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释放善的力量
5月30日,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在其个人微博上,公布了自己手机号码,表示“希望大家多支持监督”。据报道,5月,27日晚,陈里还与8名农民工一起吃饭。陈里表示,既然开了微博,就应该内心坦荡,经得住网友质疑,并称网友质疑都是善意的。
当“禁止民工在此用餐”刺痛公众敏感神经之际,“约民工吃饭”抚慰了大众受伤的心。领导干部实名微博并不是新鲜事,但有的官员微博不小心暴露出“隐私”,弄得自己很被动、很难堪;有的官员微博成为“亲民桥”与“连心锁”,彰显微博大义。陈里“约民工吃饭”并且践行,让他收获“难忘的一个夜晚”——知道农民工在想什么、做什么等;也实现了“三农问题学者”陈里的价值。吃饭是手段,交流是目的;吃饭是纽带,架起官民“鹊桥”是目的。这些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微博“约民工吃饭”释放善的力量,网络时代提供了释放善的途径。时下,官民交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时代的便捷与互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网络是个阳关道,尤其是“网络问政”渐成趋势与潮流。网络上流淌着“善的血液”,流淌着“民主的细胞”,流淌着“和谐的元素”。这种形式有其独具的优势,也存自身无法克服的劣势。其劣势主要表现在,完全依赖于网络的官民交流,而放弃原有的交流途径,就会潜伏“脱离群众”的隐患。更何况,网络民意不能十全十美地代表社会民意。作为官员,带着诚意与老百姓零距离交流不能少。
公安厅副厅长微博发出邀请,请农民工吃饭,发挥了网络的“号召力”与透明度,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亲民、善政是人民政府及其官员的“职业操守”与公仆情怀,唯有凝聚“微力量”,释放“善力量”,方能达成。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