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12日
工会新闻
03

凝“职工”力量促“企业”发展

西安东方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农牧),一个产品行销关中地区多个市、县,年产值数千万元的企业,谁能想到它曾经濒临破产,是什么让这个企业仿若“凤凰涅槃”一般的起死回生?

公司工会主席刘长安给出了答案,只有两个字——职工。做企业有多难?只要紧紧依靠职工,真心听取并尊重职工的意见和想法,事情就很简单。企业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职工不是机器,他们有惊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工企同心,其力断金,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怀揣着这样的理念,东方农牧从低谷走出来,并迅速壮大起来。

早在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加之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事件的负面作用,东方农牧的饲料厂几乎濒临破产。在艰难的形势下,企业于2009年末做出裁员、减薪的决定。2010年春节收假后,原有的职工纷纷另谋出路,没有一名职工返厂上班,致使工厂无法开工、陷入绝境。

刘长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走出困境,必须要试图找回职工,以确保开工。若稍有拖延,职工就可能安心于新的环境,将再难被召回。”于是刘长安和公司管理人员立即行动,或打电话或到职工家中,邀请他们回来参加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上,一线职工的月薪普遍提高到3000元以上,高出管理人员500多元,并且确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不少于15%,职工们也畅所欲言,客观分析形势,并献计献策,让管理层如醍醐灌顶。自上而下,所有人都鼓足劲,准备大干一场。

“墨守成规无异于坐等灭亡,经营困难不能由职工担责,企业困难更不应由职工承受,而必须通过创新和转型求得突破。”在刘长安的带领下,职工们纷纷开动脑筋,思考转型对策,形成了令管理层信服和认可的共识:“专业化、规模化、定向供给、捆绑经营”的发展战略。2010年,是东方农牧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一年,职工严控产品质量和品质,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量翻番,与市内外很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原料产地采购和饲料定向供应协议,企业逐渐恢复元气。

“企业发展好了,职工的权益更要好好维护。”刘长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东方农牧的三绿生态养殖园设有一个工会小组,其成员多数为饲养员,还包括几名掏粪工。掏粪工的工作是全企业最脏、最累、最苦的一项工作,以往,掏粪工待遇偏低,还拿不到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就此事刘长安向企业行政发出协商要约,要求通过平等协商提高掏粪工的待遇,提高至与管理人员相同水平。一句“你可以交换一下岗位试一段时间,各人还拿原来的工资,行不行?”让持不同意见的管理人员哑口无言。至此以后,掏粪工享受上了管理人员的待遇。

十多年的工会工作经验让刘长安颇有心得:从司空见惯、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入手,去维护职工权益,同时也让行政不断增强对职工的敬畏之心,让他们不断积累对职工的“多给予、少克扣”的意识。企业珍惜职工,职工珍惜岗位,企业与职工共同珍惜市场,大家同心协力,创新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企业做大做强,也才能最有效的维护职工的权益,实现工企共赢。 本报记者 杨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