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辛苦之后是开心
——记省劳模、陕西华燕公司热表分厂高级技师薛晓旭
5月下旬的汉中飘着绵绵细雨,气温也低,只有20度而已。清晨八点,薛晓旭同往常雨季一样,脱下雨衣,穿上工作服,走进陕西华燕仪表有限公司热表分厂。作为省劳模兼高级技师,他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十足韧劲。前一天接到三项特急件,从早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体力近乎透支。当天起床后浑身无力,但考虑到当日还有未尽的工作,依然准时赶到车间。
稍作休息后,一切工作开始。起初车间也很凉快,但在加工一段时间后,初始电炉和高温电炉分别达到了900℃和300℃,一时间,炉火烧得通透,再加上红白光线所产生的热辐射到处闪动,室内气温立刻飙升至36℃。强烈的气温反差下,薛晓旭内外衣衫湿透,汗水不停地流下。同时,某炉火生产过程中流出的液氯含有剧烈毒性,这就要求守在炉火边不能离开的薛晓旭,必须配齐工作服、平光镜、劳保鞋等防范措施。对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他曾笑侃:“这些年,皮肤黑了不少。若不是我出身军队,说不定锅炉把我也给燃烧了!”
虽然条件艰苦,但对坚守岗位16年的薛晓旭来说,却是家常便饭。烈焰燃烧在旁,他不但没有急躁情绪,还在认真处理着每一件半成品,使其在加工的过程中不能有丝毫故障出现。作为技师,他还要细心监督产品的生产情况,但凡高精尖技术产品出炉后,他都必须亲自过目,才肯放心。“高温下进行复杂程序,容易产生急躁心理。但职责要求我们必须保证质量,不能出错。所以说热处理,不仅是身体结实,还要心理过硬。”薛晓旭说。一个上午过去后,薛晓旭形同“雨人”。走出车间,“滴答”的声音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稍微歇息后,薛晓旭说:“我对工作,先是有责任心,然后是靠积极性,等取得成就后,就升级为乐趣。”多年来,薛晓旭把青春、成就、乐趣都留在车间。热处理各类工艺时,存在材料种类多、技术难度高等问题。为此,他在工作之余不断翻阅技术资料,坚持学习。“没办法,厂里经常送来一些新的半成品。如果不多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没办法完成工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并以此为乐、打发时间。”
在掌握众多的专业知识后,薛晓旭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在加工许多半成品时,采取了新的工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连续多年加工的各类工装、模具零件几万项,一次提交工装模具合格率达到了100%,且连续七年全年总工时排名分厂第一。面对荣誉,薛晓旭曾说过:“厂里干活是最辛苦的,取得荣誉是最开心。但这一甜一苦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
本报记者 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