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19日

陕西工人报工运理论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开创工会事业新局面 紫柏舞台火 留坝名片靓 图片新闻 努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当前版:第A3版:工运理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工运理论
03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开创工会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主题宣传月”大家谈系列之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文化领悟

白斌

站在文化的维度审视透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笔者领悟,它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文化的科学基因,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卓越精华,笃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就于中国工会人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自觉自信自为。由此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认识更为心明眼亮,实践更觉成竹在胸,前行更加矢志不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发展根植于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文化的科学基因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人阶级作为与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相联系、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新兴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天然代表。但正如马列所言,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虽然世界工会运动已近300年,但通观当代全球工会,仍然充斥着形形色色诸如工联主义、工团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宗教主义等自行其是、摇移不定、茫然惨淡的流派。而中国工人阶级从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有幸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始终自觉自为地发挥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巨大历史作用,做出了彪炳史册的杰出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组建和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广泛结合的群众组织,中国工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将自己同党的事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使命紧密相连,团结动员广大工人群众为实现党的纲领和工人阶级的社会理想而不懈努力。我们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李立三、邓中夏、苏兆征等,都亲自领导过工人运动,组织工人建立工会,启发工人觉悟,争取劳工权益,不少人还亲自担任工会组织领导人。新时期先后担任过全总主席的倪志福、尉建行、王兆国等同志,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是党从普通职工培养起来的工人阶级优秀一员,同我国广大的工会干部一样,与党和职工群众有着根脉相依、骨肉相连的亲缘情谊。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根本、以坚持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为内在要求、以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关键等科学内涵,深深根植于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文化源远流长的基因传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发展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卓越精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象黄河长江一样浸润着我们的文明。其中顺天时、应地利、求人和的真知睿智,更是闪烁着亘古不衰的哲理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工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寻求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基本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正确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处处渗透出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和合为贵的中华卓越文化精义,始终洋溢着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与党和职工群众心连心的精气神。由此深入,使我们对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五大祝词中指出的“这条道路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体现了时代要求与中国国情的统一,体现了工人阶级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的意义概括,能够在更高的境界上心领神会;对王兆国主席特别强调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实践中要注重“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政府支持与主动发挥作用、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与依靠职工、学习借鉴国外工会有益经验与坚持中国工会特色、继承与创新”等六个重大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发展笃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新时期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涉及工人阶级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当代我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重要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等方方面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正是中国工会在新时期党的工运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立足我国国情、会情,充分认识中国工会特点,正确把握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的本质区别和显著不同,理直气壮地保持我们的特色、坚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政治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发展成就于中国工会人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自觉自信自为

党的十六大和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工会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这条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基本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职工群众的拥护、社会各界的赞同。作为历史经验的总结、时代要求的体现、方向模式的选择、指导原则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文化魅力绝非停留在纸面上的艰涩理论或政治口号,而在于真正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实实在在的价值取向、职业理念、工作准则、行动指南,从而坚定确立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自觉性、使命感、责任心。

因此,自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仅要在思想上领会认同,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实实在在地去认识、去理解、去实践、去发展,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历练中不断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作者系陕西工运学院教授、陕西省企业文化研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省科文卫体工会

科技系统工会在推进院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构建和谐院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是一个科技大省,现有包括中央在陕和县级以上各类科研与开发机构502个,军工科研院所33个,从业人员近九万人。随着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科技系统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凸显期,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模、性质、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及人员关系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加强理论学习,是工会工作的行动指南。

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的要求,科技系统工会必须坚持在推进工会干部理论武装、理论应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科技系统实情、体现科技系统工会发展的道路。

一是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准确把握科学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系统掌握理论体系、核心、根本和关键,确保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党委的领导下,深入探讨科技系统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破解院所工会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在院所改革发展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参与民主管理,是工会工作的根本要求。

按照“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科技系统工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的方针,充分发挥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在促进院所健康稳定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要认真贯彻《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完善科技系统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纠正部分单位不重视职工代表大会的现象。通过建章建制和督促检查,保障职工依法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二是要进一步推动科技系统院所务公开工作,积极探索适合科技系统特点的公开方式和途径,完善和拓宽公开的渠道和内容,保证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建议省总和省委科技工委按照《企业民主管理规定》,联合出台《科技系统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形成比较科学、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运行体系,为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机制保证。

——促进院所和谐,是工会工作的社会责任。

按照“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戏”的要求,科技系统工会作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推动实现院所发展和职工权益互利共赢、和谐共进的重要责任。

一是要大力推进完善院所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调整和规范单位与职工的各种利益关系,积极主动参与薪酬制度、岗位绩效考核等改革办法的制定,切实提高低收入职工、临时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创建和谐院所活动。要根据院所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建立院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切实提高院所自主解决争议的能力。三是要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关注职工健康,建立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地为职工多办实事。

提高服务职工水平打造工会工作品牌

咸阳市总工会

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是工会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的现实需要,是助推工会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工会工作改革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勇于变革观念,大力提升和优化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以创新破解难题,以创新助推发展,以创新谋求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突出三项重点工作:

首先,要固本强基,大力开展“两个普遍”,进一步巩固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一是把非户籍职工、非公经济职工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纳入到工会组织中来。我们通过开展“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大力发展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二是把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作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积极协调召开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举办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组建咸阳市工会集体协商专家指导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先后发展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215人,签订工资集体合同2037份,覆盖职工26.8万人。

其次,要敢于担当,主动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加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我们通过把基层劳动争议组织建设纳入到工会工作目标考核、健全城际双向维权联运机制、聘请专职律师、建立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站等方式,全力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调配得力的工会干部赴深圳富士康集团,全方位与咸阳籍农民工、资方接触,通过建立陕西咸阳籍员工QQ群,进行单独访谈、心理疏导和跟踪服务,维护了职工群体的稳定。二是通过建立劳动关系预警信息直报点、加强网络舆情工作,及时公开答复、解释涉及职工权益维护、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近百条。

第三,要健全机制,建立社会化帮扶长效机制,使困难职工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在多年的帮扶工作实践中,我们按照面向职工、及时帮扶、快捷准确、拾遗补缺、救急济难、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要求,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保证帮扶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真正使发展成果惠及困难职工群体。我们通过与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与有关部门建立三方协商制度,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逐步建立起大工会、大维权、大帮扶的工会维护稳定工作新格局。

学习宣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我们今后推进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我们决心以此为契机,在积极学习兄弟地市工会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按照融入大局、发挥优势、全面履职、固本强基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以正在开展的工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入细致地开展好“四个万”和“双亮”等各项重点工作,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职工的信任,在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水平、努力打造新时期工会工作品牌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专题学习班在中央党校举办,图为学员们正在认真听讲。

邱晔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