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10日
头版
01

纱海白鸽展英姿

——记省劳模、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细纱车间工人张育鸽

夏日的燥热让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的细纱车间里闷热无比,漫天飞舞的棉絮不时落在人的脸上,车间里只有机器的“嗡嗡”声,工人们各自看管着自己的细纱机。腰间系着大号塑料袋,眼睛盯着机器里的纱线,默默地在1000多米长的细纱机旁穿梭,这就是省劳模张育鸽,一位普通的纺织女工。

张育鸽从咸阳纺织工业技校毕业时刚好十八岁,正值青春妙龄。在校学习时她就知道纺织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也不高,许多同学毕业后都改行,可一向倔强的她认为:“只要功夫深,行行出状元”。2002年5月,带着这样的决心,她走进了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开始了她的纺织生涯。张育鸽所在的细纱车间主任左军昌回忆说:“刚来的时候特别腼腆,看到她的时候要么在学习《操作规范》,要么就在细纱机旁练技术。”正如左军昌所言,张育鸽很少说话,但过硬的技术,就是证明她自己最好的言语。

“要想技术好,学习很重要。”张育鸽告诉记者,自己觉得进厂后最庆幸的事情就是所在车间的操作教练是省级细纱操作标兵芦爱云。在芦师傅的眼里,张育鸽这个小姑娘虽不善言辞,但蕴含的力量无可估量。“她练起细纱打结都快入魔了,把纱线拿到宿舍练,在公车上练,练得手指被线条拉出伤口,贴上胶布继续练。”凭着这股执着劲儿,张育鸽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者,并在全省纺织技术比武中获得“细纱操作能手”称号。说起这些荣誉,张育鸽拿出口袋里的海绵,擦擦脸上的汗珠和棉絮,害羞地说:“我自己都没想到,要谢谢大家平时帮我学习。”

记者在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庞一民那里了解到,张育鸽之所以成为全厂心服口服的劳模,主要因为她的工作态度和优秀技术。庞一民说:“厂里只要设立新的奖项,肯定她是第一,这几年纺织厂在寻求改革出路上,她对于厂里做出的工作安排没有怨言,还经常鼓励工友。”

在白色的纱线上,张育鸽敏捷熟练的接线动作,犹如在弹奏娴熟的乐章。从2007年至今,她累计看台1500余台次,节约棉花588千克,卡疵点纱3492个。她说:“眼勤看、腿勤跑、手快接,只要大家下功夫,都能当劳模。”

本报记者 王惠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