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间“小课堂”温暖职工心
一间二十多平方、粉刷一新的房子,一块小黑板,一张张崭新的小课桌,一个小书柜,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卡通画……这里不是学校的教室,而是中铁电气化局西铁工程公司三段设备中心项目部办的“工程人子女校外辅导小课堂”。这是西铁工程公司第一所由一个项目部自办的校外辅导小课堂。
一个项目部为何要办小课堂?三段设备中心党支部书记齐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项目部是在代行工程人子女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三段设备中心有职工43人,其中双职工5对。点多线长、常年在外、四处流动的施工,使他们无暇顾及子女们的学习与生活,有人把工程人子女称之为“工程人留守儿童”。
冯小勇是一名轨道车司机,常年奔忙在工地上,9岁的女儿生活起居由爷爷奶奶照看,他最操心的是女儿的学习。平日里接到最多的电话是父亲让他通过电话辅导女儿作业中的难题。今年6月24日晚上9点,轨道车开往万源车站的半路上,放在驾驶台上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行车条例规定行车过程中不许接听电话。到了停车地点,冯小勇才打电话了解到,女儿第二天要考试,有些题目不会做,急得直哭,父亲想让他通过电话给辅导一下。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孩子早已经睡着。冯小勇眼前浮现出女儿委屈难过的小脸,心中涌出一阵自责又无奈的情绪。在设备中心项目部,几乎每一个有子女入学的职工,都接到过要他们辅导孩子作业的电话。一边是工地的坚守,一边是孩子的学习辅导,让他们陷入了两难。孙琳和王经武是设备中心的双职工,每次回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看孩子的作业本。她有一个愿望,能有一个老师在课余时间给孩子辅导一下学习该有多好!
设备中心项目部为解职工后顾之忧,创造条件,决定办“工程人子女校外辅导小课堂”,让职工在施工中安心放心。消息一传出,立即得到了职工的一致认可。冯小勇说:“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在外面工作就安心多了!”
项目部聘请了轨道车班长吴耀斌的妻子王平做辅导教师。她原是三原县的一名小学教师,为了照顾孩子,休了长假。对工程人的吃苦奉献,她深有感受。提起常年在外施工的丈夫,她说:“他第一次回到家孩子能站了,第二次回到家孩子会走了,第三次回到家孩子已经会跑了……这就是工程人的生活。”
她平日里受左邻右舍工程人的委托,给他们的子女辅导作业。一次,一个叫李无言的孩子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她。小无言的父母都是工程人,做了几年上下楼的邻居,王平连孩子父亲的面都没有见过。她辅导完作业,小无言却非要妈妈来接他,他说,“妈妈回来了,我想跟妈妈在一起。”对母爱的渴望情深,使王平对工程人子女爱之情切。她接受了项目部的聘请,担任了小课堂的辅导老师。辅导班的八名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四年级的都有,她根据这种情况,提前编制好了辅导大纲,设想好了辅导办法。项目部的党员积极捐款,作为对王平的补助。她却把钱交给了项目党支部书记,为孩子们添置一些学习用品和玩具。她说,“我也是工程人,是工程人子女的妈妈,辅导他们学习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三段党委多次和设备中心项目部一起策划实施小课堂的创办,粉刷“教室”,安装空调、饮水机,平整室外活动场地,还为教师和家长准备了休息室。段工会、团委还给孩子们购买了学习用具和书籍。
7月10日,工程人子女课外辅导小课堂开课了。望着静心学习的孩子们,项目经理赵洪生说,“校外小课堂,作用真不小。现场职工放心了,安心了。小课堂要一直办下去,要越办越好。”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