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勇挑重担的排头兵
——记省劳模、西安市市政道桥一分司机具股股长张晴
都说市政建设是苦活累活,但就是这样的苦活累活也并非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就能干好,要想干好也要有一股子钻研精神,而张晴就有这样钻研精神的人。张晴常说:“人就是要有一点精神,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上不了大学,他就刻苦自学,当不了科学家,他就立志做一个能工巧匠。作为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机具股股长,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通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他在电器、机械维修方面积累了厚实的专业知识。
在西安市纬一街管道工程B标段管道工程中,张晴和同事们一道提出并实施采用了目前国内领先的施工方案,并自学了机械专业相关课程。为了能尽快地掌握长距离大型机械顶管的施工工艺、供电系统、液压油泵系统和基本工作原理,他四处拜师学艺,刻苦钻研。在对技术知识有了掌握之后,他亲自担任设备操作手,对设备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和革新,自行加工了伸缩异轨,并对机头出土装置、机头防偏转快、机头电源、中继间油路和液压系统等多处设备及部件进行了改造、革新,保证了大型管道长距离顶管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大型管道西部第一顶的历史突破。
在最近完工的五污顶管工程及东月路超深、超长复杂地质顶管工程中,也充分显示了张晴超强的工作能力和拼劲。由于五污顶管工程为全沙层,并且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周边污水能够按期流入污水厂,张晴一直吃住在工地,在顶管坑下一待就是20多天,每天工作都在16个小时以上,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圆满如期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当工程结束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几乎瘫倒。而在东月路顶管工作中,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张晴率先提出采用敞井式机械顶进,从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他都全程参与,并提出了许多厂家认为非常宝贵的意见,由于该工程的顶进深度在地面以下近30米,管径为3米,而且地下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夹杂有直径为20厘米到30厘米的大石块,施工难度巨大。当顶进发生困难时,所有人几乎都绝望时,张晴通过认真分析,果断决策采取破管泄压,就是这一大胆决策,使工程得以顺利进展,并且使单位减少了300多万元的损失。
每次有机会去外地,张晴都要去书店搜寻电气和机械方面的书籍,多年累积下来的书都能装三大箱,用他的话说,谁都不比谁聪明,只要你肯学、会学,你就会比别人强一点。面对自己的荣誉,他只是说:“勤学苦干,这些是做好一名市政建设人员最基本的品质,而我也只是想努力做好一名市政建设者而已。” 本报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