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08日
一线新闻
03

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

——汉中市总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工会“大援助”工作体系系列报道之三

家住大巴山腹地的南郑县碑坝镇大竹村农民工侯云龙,2004年8月12日,在当地一家矿业公司打工时遭遇作业区坑道垮塌,落下了高位截瘫的终生残疾。没几年,妻子离家出走,他与当时只有8岁的女儿侯清月在四面透风的三间竹笆房相依为命。2011年元旦期间,南郑县总工会在开展的“大走访促和谐、交友帮扶送温暖”活动中了解到侯云龙的情况后,县总工会主席王国宏先后7次到侯云龙家中慰问,送去大米、棉被、大肉、蔬菜和慰问金,协调县残联免费给侯云龙赠送了新轮椅,协调当地小学免去了小清月的在校生活费和课外资料费,协调民政局为他办理了低保。县总工会还决定帮侯云龙建一所“居住与开店为一体”的新房,从根本上解决这父女俩今后的生活问题。为了筹集建房经费,县总工会又与县电视台联合拍摄了《为了轮椅上的农民工》专题片,向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短短数月就收到数万元善款。省市县三级工会和各位爱心人士也参与到资助侯云龙的行列。在移居房建设捐赠仪式,现场收到捐赠资金10万余元,还有水泥、砖等物品。目前“宿店一体”工程已完成,侯云龙和女儿已乔迁新居。

南郑县总工会倾情帮助伤残农民工侯云龙的事例就是汉中市总工会加快“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发挥好工会帮扶资金在解决困难职工实际问题中的杠杆作用的真实写照。

汉中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再加之自然灾害多发,随着经济转型和企业改制,破产企业和下岗职工增多,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需要及时帮扶和促进再就业。近年来,该市总工会按照建立完善“大援助”工作格局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围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落实,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不断扩大帮扶面、丰富帮扶内容、提高帮扶水平,有效帮扶解决了广大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该市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工会帮扶工作日常化、长效化、社会化进程。按照“窗口化、实体化、现代化”要求,深入推进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市县两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软硬件建设到位。做到市县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办公地点临街,有醒目的援助中心标牌,有规范的工作场地,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各级帮扶中心帮扶资金均由地方财政配套拨款支持,工作人员工资均由各级工会经费开支。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以“四位一体”为内容,不断提高帮扶中心硬件、软件建设的水平。

他们多次对困难职工、农民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以各县区总工会援助中心为载体,对全市十县一区数百家企事业单位的33000多名困难职工的困难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和困难原因分析,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建立起详实、规范标准的电子档案,及时为实现困难救助全覆盖的目标打好基础。在建立健全机制,配齐工作人员的同时,汉中市各级工会中心按照省援助中心帮扶要求,从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入手,实施全方位帮扶、多渠道救助,在就业帮助、生活救助、爱心助学、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农民工培训、职介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援助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满怀深情地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党和政府,工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上门求助的职工心坎上。

汉中市总工会各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在规范化建设中,把扶贫帮困送温暖等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实现了微机管理,熟练使用了工会帮扶工作管理软件,实现了帮扶工作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并运用微机建立完善困难职工档案管理数据库。二是同政府相关的劳动社保局、国资委、汉中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帮扶困难职工的信息通报制度,季度协商会制度,半年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与市总工会每年的联席会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做专项议题予以研究,形成了政府积极支持,工会具体操作,社会各方支持参与的格局。三是标识醒目,制度健全。市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都设有职工来访接待室、就业登记窗口、法律咨询接待窗口、档案资料室。中心墙壁有醒目的援助中心工作制度、服务宗旨,制订有信访接待办法,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办法、法律援助办法、生活救助办法及流程。四是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综合素质高。

多年来,汉中各级工会深入开展各种形式帮扶活动,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关心帮助困难职工。继续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大帮扶品牌活动。市总工会还以推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内容,把推进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扶贫济困、共建和谐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拓宽帮扶途径,努力构筑帮扶平台,强化帮扶网络建设和就业体系建设,加强职工就业服务工作,办好每年春季促进就业大型免费洽谈会,深入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帮助就业困难职工实现就业和创业。继续开展农民工援助行动,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文化生活和情感归属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初步形成了“指导有政策,就业有帮助,救济有资金,信访有渠道”的工作格局。仅去年帮扶困难职工515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和物资共计413.38万元。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创新实践,汉中市总工会按照建立“大援助”工作体系要求,整合工会帮扶资源,强化援助中心生活救助、职业介绍、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办理职工互助保险业务等,有效提升了工会的援助水平,一个“党政重视、部门配合、工会力推、职工参与”的“大保障”工作格局正在形成。汉中市总工会主席王永现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合理借助外部力量,加快工会“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加快社会化法律援助机制建设,扩大职工互助保险的覆盖面,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维权帮扶服务,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好困难职工实际问题,努力使工会的‘大援助’工作成为全市民生保障中一道风景线。”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