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节日
段秀琳
含辛茹苦的父母在将我们兄妹五个养育成人之后,我们就像小鸟一样,一个一个先后从他们身边飞走了。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只剩下了孤独寂寞的老妈。70岁的老妈比小孩还喜欢过节。每到春节、五一、国庆长假,她一定早早打电话让我们回家团聚。我们在家的日子是老妈最高兴、最开心的事。去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赶到了一起,我们这些上班族可以享受八天长假,可把老妈乐坏了。
10月2日,当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坐车从西安赶回农村老家时,离家较近的大哥、二哥和姐姐已拖家带口比我早一天到家了。家里像过年一样热闹,大人们在包饺子,孩子们在与“欢欢”玩,承载了我们童年很多幸福和欢乐的小院,充满了欢声笑语。慈眉善目、儿孙绕膝的老妈出出进进颠儿颠儿的,笑得合不拢嘴。
别看老妈年纪大了,自己照顾自己不说,院子里、屋子里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用砖块砌成的小花坛里开满了美丽的花。老家因妈妈的存在充满了生机,一切是那么熟悉、亲切,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我们兄妹带着礼品分头去看隔壁的二婶和三叔,老妈在家的日子,一直是他们在帮我们照看老妈。闲谈中,二婶笑着告诉我一件有关老妈的“趣”事。前一段时间,村上人发现一向不爱逛街的老妈变得特别爱赶集。每天十点多,她准时提着一个菜篮子坐车去近十里路的镇上,整整一个星期,每天如此。大家就纳闷了:这老太太虽然不缺钱花,但一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天花四元钱车费到镇上干吗呀?去买菜?她一个人用不着天天买呀。一天,当老妈赶集回来后,有好奇者就查看她的菜篮子,一看就乐了,篮子里什么菜也没有,只有我家的小狗“欢欢”躺在里面。原来老妈是到镇医院给不吃不喝、病情严重的“欢欢”瞧病去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妈,怕村上人知道了笑话,就将小狗“伪装”起来,装着要去赶集的样子。听完后,我心酸得差点流泪。因为小狗生病了,有70岁的老妈照顾,可她自己身体不适时,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却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也许她正生着病,却在电话里“骗”我们“好着哩,别牵挂。”
和天下所有疼爱和牵挂子女的平凡父母一样,70岁的老妈一辈子都在付出,她养育了我们,又帮我们带大了孩子,现在老了,却不想给我们任何人添麻烦。但她一人在家,我们非常不放心,就约好轮流接她去城里住,但无论在谁家,她每次住不到两个月,就要回农村住。说什么“我腿脚灵便,给你们做不了饭,但能自己照顾自己,啥时候吃不到口里了,你们再端吃端喝吧。”要不就是“农村空气新鲜,院子大,房子大,自由自在,还有村上人可以说话。”我们只好由着她的性子,大哥还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陪伴她。没想到,时间不长,老妈就喜欢上了“欢欢”。
中秋之夜,当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在明亮的月光下赏月吃月饼,回忆往事,谈工作和孩子时,老妈笑着道出了她让我们每次回家过节以及养“欢欢”的“良苦用心”:我知道,你们都很忙,可钱挣多少是个够?亲戚走勤了才热乎,亲人常见面会更亲。趁我还健在,我让你们多回家聚一聚,谁家有个难处说出来,大家互相帮一帮。如果我不在了,谁知道你们还回不回这个家?不过你们是我从小带大的,肯定忘不了根,可孩子们觉得农村不好玩,他们喜欢城里,喜欢小动物,我把“欢欢”养好了,他们不就喜欢回老家,看我这个老太太了吗?
听了老妈的话,我们都沉默了,除了感动,还有自责与愧疚。当我们因为不能在节日里外出游玩或与朋友相聚时,我们都曾经抱怨过老妈的“自私”,可谁想,她是担心我们被城市里的物欲所利诱,变得冷漠,变得忘了亲情、忘了家。
善良无私、勤劳伟大的老妈,您放心,我们做儿女的一定会经常回家看望您,尽我们的孝心,让您幸福、健康地度过晚年,让您常“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