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科学应对 确保增长
——全省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系列报道之三
中航工业西飞
民机市场看好提升质量效益
本报讯 8月26日,西飞国际向奥凯航空公司交付第七架新舟60飞机,标志着中航工业西飞今年狠抓基础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效益年”活动取得实效。目前,公司飞机生产有序可控,新舟60现有客户20余家,交付飞机70余架,拥有200多条航线,遍布非洲、拉美、东南亚、独联体等区域。
2012年,西飞以“质量效益年”为抓手,紧密围绕公司科研生产任务,扎扎实实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改进,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工作和经营质量,通过清理存货、加强货款回收、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完善绩效考核等手段,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质量效益型”企业。
民机产业是西飞的特色产业,涉及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ARJ21、C919等多个型号,任务繁重又高度交叉。中航工业西飞制定了2012年各型号项目的科研生产目标任务、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公司持续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尊敬;积极调整理念、思路,建立西飞的民机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西飞民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为目标,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执行更高的质量标准,严格从设计到生产交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检查和控制,进一步树立民机品牌。 (白晓燕)
今年以来,川庆钻探长庆井下公司步入了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业务转型的新阶段,截至目前,该公司在西峰油田累计完成试油、压裂酸化801层次,完井249口,比去年提前20天突破八百层大关,有力推进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陈凤 摄
略钢
唱好三部曲 稳定保增长
本报讯 陕西略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略阳钢铁厂)在钢铁市场跌宕起伏、利润率大幅下降、亏损面增大的严峻形势下,积极应对,唱好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发展结构的保稳产顺产、促转型发展三部曲,收到显著成效:今年1-7月份,主要产品产量铁、钢、材同比分别增长1.93%、0.08%和15.06%;以加工钢渣等非钢产业首次实现效益约一千万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1%。
略钢是一家有40多年历史的钢铁企业。2007年以来,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坚持“以矿定产、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明显的资源、品牌、装备、人才、工艺、市场等比较优势。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钢市低迷的形势下,以市场为导向,抓管理降本增效,调结构拓宽市场,推动了企业稳定发展。
略钢自有矿山铁矿石储量一亿多吨,周边铁矿石储量丰富,略钢高度重视发挥资源优势,一方面多方解决资金问题,高起点规划了6亿元的矿山开发工程,2011年,总投资3.5亿元的矿山开发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当年自产精矿粉产量达到40万吨,同比增长38%。今年以来,加快矿山工程配套,提高精矿产量,1—7月份,自产精矿粉27.15万吨,同比增长46.40%,原料自给率达到40%。加快鱼洞子矿深部开拓,计划投资1亿多元,该工程完工后,自产精矿粉年产量可达75万吨,自供矿比例将达到50%以上;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外聘专家进行冶炼工艺技术攻关,取得了成功。今年以来加快技改项目建设,完善装备和工艺,提高钒钛磁铁矿使用比例,目前,钒钛磁铁矿在原料中的比例已达到25%,停止使用了高价位的进口矿,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坚持效益优先,把降成本作为管理工作的主线,事事算账,强化了集约生产意识。深化承包责任制,加大成本考核力度,节奖超罚,严格兑现。强化生产过程成本管理,针对原燃料成本占到产品成本的70%,首先抓好原燃料价格和质量控制,降低采购成本。调整产品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7月份创近年来火车运输产品最高记录;加强产品销售,实现了无库存积压,加快了资金回笼;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规格品种,成功开发了高强度抗震钢筋,进一步提高了“建友”名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拓宽了销售半径,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
调整结构,发展非钢产业。3月下旬以来,对生产中的副产品钢渣进行了回收加工,增加了企业效益。紧紧围绕钒钛磁铁矿冶炼拓宽非钢产业范围,成立了钢钒公司,建成了全钒钛磁铁矿氧化球团竖炉;技改项目跟进,为提取钒渣做好了准备。稳步开展工业贸易,初步实现了发展“非钢产业”、调整发展结构的转变。 (王福生 刘娟)
北方光电集团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规划落地
本报讯 2012年是“十二五”战略规划落地的关键一年,北方光电集团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通过认真细化各专业子规划,明确二级单位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工作,完善计划管理体系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战略规划的落实。
作为对规划纲要落实的重要步骤,北方光电集团结合自身跨地域广,服务领域多,核心技术特色强的特点,在整体规划的引领下,一方面编制了科技发展、民品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财务管控、企业文化、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八项专项规划,另一方面完成了5大业务单元二级规划审查。通过专项规划和二级规划的制定,落实了《光电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了相关领域发展方向。
为确保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集团2012年年初组织开展年度滚动规划的编制工作。各业务单元依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十二五”规划2011年执行情况、规划执行中的问题、“十二五”总体规划目标及年度目标调整情况、产品产业结构、核心技术发展目标分析、能力建设项目目标分析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修订工作。
同时,根据集团各业务板块的规模、布局、发展方向,以及所涉及的多层级管理、多元化产权关系以及跨产业、跨地域和多元化经营等实际特点以及光电集团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北方光电集团在管控模式上采用以运营管控与战略管控相结合的管控模式,逐步构建了集团目标管理体系、计划管理体系和业绩考核评价管理体系多元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北方光电集团的计划管理体系以重点业务为主线,以总体规划为纲领,进一步落实集团战略目标分解的年度工作计划。通过不同层级的计划管理,逐层分解落实光电集团总体规划要求,并对总体规划进行业务层面的分解细化和落实,全面实现与战略规划的衔接、补充、完善,从而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规划的落地。
本报记者 李国栋
宝鸡九州公司
积极改制 做精做强 效益第一
本报讯 宝鸡九州公司是一个生产工业用布、服装布、帆布及出口纱布的纺织企业。2010年9月原陕西九棉政策性破产,宝鸡九州公司接盘重组,他们树立依靠员工建设企业的思想,从企业内部稳定出发,努力建设和谐企业,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稳增长方面,公司确定了“做精做强、效益第一”的企业发展战赂,积极加强宣传,凝聚了人心。在生产经营上积极组织开展了劳动竞赛、操作比武等活动,开展了多层次的质量攻关活动,开展了提质降耗活动,最大限度降低了用工成本,发挥了现有人员潜力。在生产线上加强了综合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工序质量控制机制,实行了上下工序负责制,整体提高了公司的各项生产管理水平。面对严峻的纺织市场,公司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把力量放在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开发上,紧贴市场变化,寻找适销对路和“高、奇、特”产品。适时调整了纯棉产品生产规模,提高了化纤品种的生产比例,同时加大毛利率高、附加值大的产品产量。化解市场不利因素。在新产品开发上积极投入力量,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打好基础。另外全力以赴盘活资产,创收增效,为企业改革发展、做精做强铺平了道路。经过努力,1至7月份,产量、产值、质量、效率与去年同比有较大提高,产销量、主营业务收入、应缴税金、销售到货款同比增加。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同比减少,应收账款同比增加,实现收入4483.01万元;销售到货款5191.88万元;产销率达100%。其中7月份有15个产品投放市场,销售收入达1060万元,完成计划100%,出口24.8万美元,完成计划225%。产品销售日本、韩国和欧盟市场,新开发的贡缎系列产品内销、外销都受到用户欢迎。 (刘新)
中航工业陕飞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
本报讯 近日,中航工业陕飞下发《陕飞总经理令》,出台了八大措施,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责任考核,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促进年度目标顺利实现。
陕飞按照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批示和谭瑞松总经理1号令、2号令要求,对今年前7个月的经营形势进行了分析,营业收入、利润和EVA等指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为此,陕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于8月21日下发了中航工业陕飞总经理令,以扭转局面,确保年度各项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经济效益水平。
《陕飞总经理令》从“保型号、保交付、保收入目标实现”、“深挖内潜,降低飞机制造成本”、“加强货款回收力度,清理军品科研超支挂账收回,加强存货管理,降低资金占用”、“加强业绩考核,控制人工成本发生,节约人工成本”、“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控制期间费用开支”、“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清理闲置资产,增加收益和提高EVA水平”、“加快飞机定价工作步伐,确保年度目标实现”、“各子公司要制定降本增效方案和措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盈利水平”等八个方面给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并分解了指标,确定了完成单位,规定了节点。
三季度是实现年度经营目标能的关键期,陕飞高度重视,要求各单位立即成立以行政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紧盯目标,细化各项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降本增效方案,狠抓责任落实,推进科研、生产进度,确保总经理令落到实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确保年度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刘胜)
西北工业集团
精益生产提高竞争优势
本报讯 作为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整合重组新成立的子集团,西北工业集团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初步唱响了转型变革的主基调。公司用转型变革的创新实践,推动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由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确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以上的年度经营目标。全面提升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是集团公司2012年确定的“机构调整、技术创新、精益生产和精细管理”三大工作主线之一,也是西北工业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今年,公司以深入开展“两提高,两降低、两优化”活动为核心,抓住“强化战略管理、推进转型变革、塑造先进文化,意志坚定地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精益生产和精细管理工作。依照《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精益生产示范区建设规范及评价要求》,建设完成并通过集团公司精益示范区验收检查;在精益班组试点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精益班组试点范围,在年底前努力实现公司1/3以上的生产与生产辅助型班组达到精益化班组管理目标。员工精益改善与合理化建议的参与率不低于65%,改善创节成效实现1000万元。
智慧来源于群众,点子都在员工心中。通过对群众性改善提案,公司突出实效性和“即时性”的表彰和奖励,引导员工持续改善,尊重员工的劳动创造和价值。零件机加九分厂在5月份共筛选出优秀精益改善项目和合理化建议32项,分厂分别对弹托粗机加班、数控一班和机械维修班优秀项目进行了300元不等的奖励。零件加工五分厂在二、三季度共征集到员工精益生产改善项目与合理化建议500余项,分厂先后出资万余元对员工进行奖励。
截至目前,基层各单位统计的精益改善提案项目已达千余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东方康普斯公司通过改善工艺、比价管理、设备部件维修国产化、节能降耗等项目,1至7月份累计节约资金137.61万元;钨制品公司通过采取改善工艺、刀具国产化、一专多能、钨屏蔽体产品酸洗钨粉取代国标民品钨粉以及磨具的改善后节约钨粉等,1至8月份累计节约资金122.67万元;制管公司通过改善提案,安装单线气压流量表,使氢气用量与每一位操作工直接挂钩,氢气的用量由原来的11.4瓶/吨降低到9.6瓶/吨,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本报记者 刘楠
航天四院
瞄准市场加强技术创新转化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航天四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与航天服务业两大产业总收入较中国航天集团公司整体水平高出13.6%,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6%和41.1%。根据当前发展形式,航天四院紧抓市场机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全力推进两大产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航天四院加大对新型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力度,溅射薄膜传感器生产线已建成并投入生产。针对多晶硅行业不景气的局面,航天四院应势而变,把热场材料产品应用转向了单晶硅领域,与多家客户达成意向并进行产品试用。面对我国乘用车市场低迷的不利影响,在巩固原有大客户的基础上,航天四院生产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品新开发了浙江、贵州等地的新客户,累计签订合同超过60万发,合同额3500余万元。
今年以来,航天四院借助暖云催化技术、物联网智能管理、地面焰炉远程管理系统、气象探空火箭等项目先后与国家和地方气象部门开展合作。并通过与国家电网合作,创新研发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产品在国电集团陕西省电力公司蒲涅Ⅱ线实现并网运行,产品成功打入了电力市场。
作为集团公司实体公司改革的试点单位,随着陕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大,航天四院除了继续注重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在降本增效上下工夫外,还瞄准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材料等大领域,加大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航天四院突破以往单一的针对具体产品的研发体系,探索建立院级研发机构,为产业和项目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将制定完善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制度和政策,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促进产业发展和应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合力。
本报记者 王洋
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深入细致开展设备深度隐患排查,确保陕西电网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安全稳定,保生产,稳增长,促内需,服务我省经济发展。图为宝鸡换流站职工在现场检修设备。
郭清扬 摄
编后语
今天,本报刊出了《坚定信心科学应对 确保增长——全省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系列报道之三》,至此该组系列报道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作为下半年的重点宣传内容,我们仍会在《坚定信心稳市场科学应对保增长》专栏进行持续报道,从而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加油打气,为促进全省经济稳定增长呐喊助威!
在欧债危机仍处高危阶段、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及商品市场持续动荡,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西方国家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呈现下降趋势的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但令人可喜的是,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预调微调决策部署,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意见,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有力巩固和发展了全省经济处于上升通道的良好局面。
越是经济低迷时期,越是增加投资的有利时期,也往往是谋取发展、赢得利益的最佳时期。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发力谋赶超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科学应对、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