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04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荣耀与艰辛 老毛老至老人的“史志”情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身边的能人 海哥的“爱好” 图片新闻 “小头头”刘建光

当前版:第A7版: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一线
07

“小头头”刘建光

见到刘建光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一个菜夹馍正往嘴里塞,身上的工作服满是煤渍,一抬头见到办公室有外人,很是不好意思。厂领导连忙对我介绍说:“这就是洗煤厂车间主任刘建光”。

我开门见山地说到:“刘师傅你好!听说你妻子给你下了最后‘通牒’能不能给我讲一讲?”这一提问,让面前这位33岁、一脸俊朗的年轻人汗流满面。他很不自在地说:“也没什么……”看到他很紧张的样子,为了缓和气氛我又问到:“那你谈谈你的工作吧。”一说到工作,刘建光眼睛一亮说道:“我是去年象山矿井洗煤厂筹建时从通风区应聘到这的,当时应聘的有40多人,全部派送到桑树坪洗煤厂进行培训……”话说到一半,办公室电话响了,是车间同事打过来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他,在征求厂领导同意后,我跟随刘建光一起来到了他的工作场所。

戴上安全帽进入生产车间,刘建光立即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话也多了起来。他说:“车间共有100多台设备、14条皮带,3台刮板机。洗煤厂自今年元月10日从华宇公司接手洗煤,是洗动力煤,5月份系统改造后,现在是高炉喷吹煤,对煤的灰份要求非常高……”当来到四楼车间时,一位工人讲道:“自系统改造后,新设备常出故障,前不久,矸石管道堵塞,为了查出堵塞的准确点,20多米的管道每3米就要开一个观察口,最后查出堵塞地方在一个弯头处,一个弯头3吨重,拆下后,刘建光爬上去用手把矸石一点一点掏出来,然后再重新装上,他带着我们连续奋战了30多个小时,处理问题那是没得说,还自己掏腰包为我们买水和饭。”

这时正是设备检修时间,设备没有运转,室内的温度已近40度,汗水早已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淌着。刘建光连忙说:“这是车间顶层最热了,咱们还是到下面看看吧”。

聊着聊着,刘建光对我已没有了疏远感,当再次谈到“通牒”一事时,他不好意思地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有一个5岁的女儿,妻子在市城建局工作,自洗煤厂筹建以来他就很少回家,从5月份系统改造以后,每天都吃住在单位,妻子为此和他闹别扭回了娘家,还下了最后的“通牒”。

下到二楼车间时,几位师傅高声喊道:“刘建光可是车间的‘铁人王进喜’,你可得好好报道一下。”为什么这么叫他?几位师傅你一句我一句地道明了原因,为了感受当时的现场,师傅们带着我来到他们所说的抢险地方。那是5月21日,刘建光路过介质库时,听到水声有些异常,立即给集控室打电话马上停机、停电,当时泵池里的水在不断上涨,电机已经快被水全部淹没,情况紧急,他立即跳入水中排查漏水原因,才发现介质库最下面的一个水阀门坏了,当师傅们拿来新阀门时,泵池里的水已有1.5米深,刘建光也顾不了那么多,整个人潜入水中更换了新阀门。如今的介质库泵池早已看不出当初被水淹的痕迹,电机正在正常地运转着。

周末整理采访稿时,有些数据要向刘建光核实,于是,拨通了刘建光手机,他竟然在家里。我笑着问道:“妻子回来了,没再找你别扭吧”,他笑着说:“一切恢复正常”。正如我想像的那样,在工作中他处理了一个又一个棘手问题,当然,妻子最后的“通牒”也会成为最终的理解。

(赵毅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