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外埠食企抢吃陕西30亿元“月饼大餐”
本报讯 台湾御品轩、北京好利来带着“广式”、“京式”叫板本土月饼市场的硝烟尚未散去,如今台湾元祖又带着冰淇淋雪月系列月饼大举进军,宁夏老苗月饼更是瞄准西安清真月饼市场“跑马圈地”……就在陕西100多家烘焙企业积极向外扩张月饼市场时,不料数十家外埠“食企”却不失时机闯进陕西地盘,与本土“食企”抢食陕西30亿元“月饼大餐”。
外埠食企进陕切掉10亿元“月饼蛋糕”。据悉,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陕西烘焙行业尚处于作坊式经营、无序竞争时,早就瞄上陕西“月饼市场”的上海“飞天”,乘陕西本土“食企”尚未觉醒时,几乎在一夜间,便将流行于发达地区的“广式”、“苏式”等“外埠月饼”推向陕西市场。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外埠产品的抢滩,从此改变了本土“食企”家庭作坊式经营的命运。之后,伴随着上海“飞天”的进驻,陕西尤其西安浓郁的古都文化,又让包括台湾、北京、广东、天津等地的食品企业嗅到了陕西的“中秋商机”,继而带上各自的特色月饼竞相闯进陕西市场。陕西秦饼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解领权告诉笔者,由于外埠“食企”带来的“广式”等各类品牌的月饼,外表油光发亮非常好看,再加上90年代人们喜欢“广式月饼”这类食品。
很快,外埠“品牌月饼”就开始占据上风,风靡一时。受此影响,曾经专注于本土传统月饼的一些本土烘培食品企业,也开始效仿“外埠品牌”,甚至舍弃“秦式月饼”而跟风生产“广式货”。
这种格局在陕西市场延续10年后,随着“中秋文化”的日趋多元化,以及百姓对素食月饼的日渐青睐,外埠“食企”开始转变营销思路,将更多口味和文化特色的月饼推向市场。而且,正在转型的陕西月饼市场也再次成为其他“外埠品牌”外扩的首选。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如今又吸引台湾元祖月饼、宁夏老苗月饼来陕“跑马圈地”,陕西月饼市场30亿元的“月饼蛋糕”,因此硬生生被这些“外埠品牌”切走10多亿。
(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