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景线
8月28日下午,烈日高照,陕化煤化工有限公司气化装置楼顶上鲜艳的党员先锋队队旗迎风飘扬,格外醒目。装置楼东侧的磨机厂房人头攒动,公司领导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都聚在这里。原来,这里是陕化煤化工合成氨系统的试车现场。
“中控室、中控室,请打开1#磨机上水自调阀。”
“电气、电气,请给1#磨机主机送电。”
共产党员、气化车间工长刘璞手持对讲机不停地喊道。随着对讲机传来有条不紊的各项指令,伴随着隆隆的机声,庞大的磨机稳定地转动起来,试制水煤浆启动。
下午5时许,磨机出口筛终于出现稳定的挂浆,黑亮的水煤浆如涓涓小溪欢畅而出。经两次采样分析,煤浆指标正常——合成氨系统首次试制煤浆成功!
“此次成浆试验耗煤约30吨,排放的废煤浆全部回收利用,不仅时间短,而且耗煤低。”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据介绍,该公司年产6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试车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其中第一套合成氨系统将于近期投料。为了项目顺利开车,8月中旬,公司党委成立了气化、合成、电仪3个车间党员先锋队,50多名先锋队队员日夜奋战在试车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成为试车现场的一道红色风景线。
在另一边的液氮洗、氨冷冻生产装置现场,共产党员、合成车间员工陈卫、常跃刚、李应刚带领员工正在做气密试验。每个人手持一瓶肥皂水,涂在阀门、法兰、焊缝等处,仔细检查是否泄漏。
“李征,循环氮气切断阀压力控制在1.5MPa。”陈卫一边提醒同事一边告诉笔者,气密试验用氮气分段充压,通过这个压力变化来判断冷箱中的氮气阀是否泄漏。
“进冷箱中压氮气阀再开大一点。”陈卫用对讲机大声喊道。
管道吹扫的声音震耳欲聋。“现场声音这么大,你们不嫌吵吗?”笔者问。
“我们都习惯了。现在还好一些,前两天面对面说话都要喊,一会儿就口干舌燥。”陈卫轻松的话语中没有丝毫抱怨。
作为项目的龙头工段,气化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谢树林身感压力很大,连续半个多月顾不上回家,一直坚守在现场。
“原始开车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就是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的时刻。”谢树林说。
(李军 秦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