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飘香
·李雪·
深秋时节,已是霜凝露冷,自然界百花凋零一时稀,而那千姿百态的菊花,却正在迎风怒放,一团团浅红的似火,一丛丛粉白的像雪,一片片嫩黄的如画。
细细观赏菊花,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历代咏菊名诗,从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毛泽东的“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美的花和美的诗,唤起我许多美的回忆……
我喜欢菊花,是受二爹的熏陶。二爹喜欢养花,他家的院子好似一个大花园。在我稍懂事的孩提时代,经常去他家玩。虽不是有意赏花,但终日耳濡目染,菊花给我的印象极深。我最初的感觉,菊花是极普通而又亲切的小花,根深、叶肥、杆壮,洁白而修长的花瓣,绒黄而温馨的花蕊。二爹的菊虽不比“十丈珠帘”、“紫雪金丹”、“嫦娥奔月”等各类名贵菊种那样耀人眼目,却也别具姿态,令人神往。
菊花盛开是大地的秋色,是美丽的象征,是二爹的笑脸。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菊花盛开的日子,穿红着绿的姑娘们经常三五成群地来到二爹家,她们在菊花丛中笑逐颜开,嬉戏奔走,二爹的脸也笑得像盛开的菊花。姑姑、嫂嫂们争抢着把鲜美的菊花插在发髻上,大哥、大姐们也要精心挑选一些菊花送给心爱的人。整个深秋,村里男女老少都沉浸在采菊、赠菊的欢乐中。二爹从不心疼,他说:“菊花是美丽的,我养菊花就是要把美丽送给每一个爱花的人”。
菊花深为人们所喜爱、所歌颂,她历来被人当作刚强性格和美好形象的象征。二爹是个有文化的人,他对菊花很有研究。他告诉我:菊花有三千多种。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远在晋代养菊花就已盛行,唐宋年间是情操的象征,我觉得她也是对二爹晚年生活和人格的写照,正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严霜苦打浑不怕,独留芳香向人间”。
莫嫌秋容淡,黄花分外香。是的,又是一个深秋来临,而今在许多公共场所的休息室和客厅里,在千家万户的庭院里和阳台上,到处可以看见五彩缤纷而又娟美无比的菊花,有的花蕾初绽,有的迎风怒放。一朵朵一簇簇,掩映重叠,争奇斗艳,溢彩流光,散发出一阵阵扑鼻的清香。此时,菊花不畏寒冷,不随众草同枯,凌霜傲放,喷芬吐芳,点缀着深秋季节,一幅秋光绮丽的菊花盛景,把人们再度深浸在菊香缭绕的享受之中。正如郭沫若祝愿的那样:“花不凋零根不死,东篱岁岁茁新生”。
(权家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