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大规模冲突”直戳管理“软肋”
美国非营利性机构“中国劳工观察”日前报道称,10月5日,富士康郑州工厂约有3000至4000名工人停工,此次停工将影响iPhone 5的产量。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琨对新京报表示,当天郑州园区确实发生员工纠纷事件,但只是三四百名员工缺勤,并不会影响工厂生产。
姑且不论究竟有多少员工因冲突事件而导致缺勤,但发生员工大规模冲突的恶性事件,暴露出富士康的管理“软肋”,以及企业文化的严重缺失。近年来,围绕着富士康的负面消息一直不绝于耳,前两年,富士康因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而备受关注,之后,又接连爆出“血汗工厂”、劳工“过劳死”、多地工厂厂房爆炸等恶性事件,从而也一次次将富士康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年来,当很多劳动者迫切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时,富士康以其对员工学历等条件要求不高,且工资待遇相对优厚等因素,在劳务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从而也吸引了大批劳动者的加入。然而,其高强度的劳动量以及企业文化的“空缺”,不仅使得员工在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的重压,而且,大家在精神上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压力,而这也为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放眼全球,每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优秀企业,不仅注重让员工享受最好的工资待遇与最为优厚的福利,同时,企业能够尊重每一位员工,通过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情怀与拼搏意识等,从而力促企业和谐健康发展。这几年来,富士康也在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使得员工们的待遇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但是,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却存在着“空白”。
企业文化的严重欠缺,恰恰也暴露出富士康集团对于员工的过度压迫,或许,在富士康高层看来,他们与员工之间只存在着单纯的利益关系,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培育员工奋发有为、拼搏进取的精神,也容易引发各类矛盾,而这一次发生的大规模员工群殴事件,无疑让富士康内部存在的问题得到呈现,对此,不仅富士康方面需要好好反思,同时,这起事件也给更多企业敲响了警钟!(陈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