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5日
综合新闻
02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汉中锌业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依靠职工渡难关

(上接一版)

工程的进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牵扯到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记者采访中得知,就连职工的家属、退休职工也经常到企业了解打听工程进展情况。虽说当时企业面临市场疲软等诸多困难,但工期如约进行。2011年11月14日,第一炉锌水从熔炉中流出时,围在四周的职工、家属欢呼雀跃,热泪盈眶,这其中还有不少老人是拄着拐棍在家人的掺扶下来的。工会主席宋连文历经了企业的兴衰,他说:“我们辛苦两年了,当看到第一块锌锭时,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打心眼里高兴。职工们由此看到了企业的希望和光明,看到了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事情虽说已过去两年了,但每当提起当时情景,他的脸上仍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总经理侯小强告诉记者:企业发展始终离不开职工,靠的是职工的聪明才智。他举了一件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2010年5月的一天,供电局提前三天通知企业临时停电四小时。企业停电,按常规必须将炉子里700多度的电解液全部排出。这样一来,仅开炉一项,企业受损200多万元。大家集思广益,在电解工段职工王保平的带领下,用钢棒代替石墨,做启动电极。实验成功后,职工们连轴转,做好了停电前的准备工作。恢复供电后,企业照常生产。为此,企业奖励了该工段,并把这个工作流程写进“停电操作规程”中去。

企业改制换新颜精细管理出效益

总经理侯小强告诉记者:企业破产,职工没有错,不是谁改谁的问题。改,就要改掉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累赘,割掉“毒瘤”,把国有企业好的东西留下,发扬光大。我们按市场高效的运营管理规律办事,对外紧盯市场,对内加强管理,尤其是在物资流通中的管理,必须公开透明,对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以前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不透明、销售不按比价进行、车间没有实行成本核算,吃“大锅饭”,现在全部实行精细化管理。仅上述几项,每年要为企业节约15%,高达800万元以上。企业拿出部分再返还给基层,作为奖励。此外,企业还加强了网络化建设,销售使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前企业是做客户,现在企业在做市场。2010年他们首次实现盈利330万元,今年预计盈利上千万元。

企业历经改制、破产的阵痛后,目前拥有锌合金生产线和金属钙生产线各一条,下设硫酸车间、制液车间、电解车间、熔铸车间、金属钙车间、维修车间、机械加工车间、运输公司、化验室等生产单位,拥有年产工业硫酸17.5万吨、锌锭10万吨、金属钙2000吨、钙铝等系列合金500吨、液压设备组件的生产加工能力,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

企业发展了,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侯小强总经理说,企业补发了以前拖欠职工的工资,为他们办理了“五险一金”。现在企业正为职工新建402套住房,年底就可交工啦!

“这样的领导班子我们信任”

在一间会议室,几名老工人讲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40多岁的职工范树云从家里拿来一张保存已久的节目单说:“去年企业第一次搞文艺联欢,发了这张节目单。我一看,非常震撼。为什么呢?一家企业的节目单印在用过的纸的背面,太节约了!事情虽小,但对我们这些怕过穷日子的人来说,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这样的领导班子我们信任,他们是过日子的……”说着说着,范师傅哽咽了。

我接过皱皱巴巴的节目单,发现节目单是在一张用过的纸张背面打印的。

范树云显得有些激动地说:这张节目单,我要一直保存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范树云的妻子也是企业的职工,常年重病,入不敷出。总经理侯小强到企业的当天晚上九点多,和爱人带着慰问品来到范树云的家,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当场告诉范树云:“你如果不嫌弃我,咱俩结个帮扶对子。”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范树云泪流满面。

范树云说:“事后,侯总自己拿出一万元,为我入股,说,赔了是他的,赚了是我的……”

老职工王晓华也在场。他说自己的身体不好,企业把他从生产一线调到二线工作,月工资由以前的几百元涨到现在的1900多元,他也是工厂帮扶的重点对象。

老职工包金患肾衰竭,透析已有3年。他说:“以前我透析不起。现在企业为我们上了医疗保险,尤其是新的医保政策缓解了我的经济负担。企业把我调到保卫部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妻子也从外地调回来,就是为了照顾我。”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2008年8月的一天,汉中锌业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工会成立了。经过职工代表直选,选出工会主席,随后企业召开了第一届职代会。从此,企业的重大事情都必须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1300多名职工都加入了工会组织。

工会主席宋连文说:“党政对工会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也为我们全面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记者了解到,公司工会围绕提质增产、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等奋斗目标组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及创先争优活动。在熔铸车间渣锌熔炼技术攻关项目中,攻关小组的职工经过一个月的生产实践,现渣锌回收率达60%以上,可提炼渣锌200吨。

企业新员工多,工会对其进行了理论培训和岗位操作培训。各分会还通过劳动竞赛、创先争优等活动,调动和激励职工学技术、学技能的热情。并有针对性的组织职工学习《工会法》、《劳动法》等知识,以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

在汉中锌业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一切公开透明,是该公司民主管理的一个亮点。全公司推行了工资收入一表制,在基层可以看到上墙的工资表、考勤表,就连采购、订货等重大事宜也必须上职代会通过方能实施。企业对困难职工逐一摸底,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帮扶,开展的“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把企业大家庭的关怀送到了职工的心坎上。

石品聚人心石道筑企魂

在这里记者不得不说说这里的“石头”。厂区内造型各异的石头吸引了记者。其中办公大楼前竖着一块山水绿大理石巨石,红色的篆体“聚瑞”两字格外引人瞩目。我想:这意味着企业凝聚吉祥和瑞气的寓意。巨石的下方还镶嵌着三块奇石,一块像心,一块像脚,另一块像手。工会主席宋连文解释说:“这意味着企业要发展,就要凭着我们的一颗诚心,一双勤手,脚踏实地工作才行。”他说,没有一块石头的颜色、形状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企业的职工也是各有优点、各有特色的,只要石头放对了地方,每一块都是宝。

机加车间有块“真趣石园”,造型各异的石头个个都有生命,每一块奇石嵌入着每一名职工的姓名和励志的格言,把职工内心的善与美和雅石外在的形与内含的意,相互联系在一起,构建起一幅和谐共雅、同善同美的文化长卷,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精髓。在“职工之家”,各种造型的根雕、石雕、奇石、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12根直径40cm以上的麻柳木破开的24张“长椅板凳”,职工用电烙铁在面上施展才华,雕刻着各色图案,每一幅都令人拍手叫绝。工会主席宋连文说:“为庆祝北师大校庆百年华诞,我们的职工自己动手,雕刻的石碑和用两棵倔强树根托起的艺术底座让校方敬重,被评为最有纪念意义的重礼。”

宋主席还带记者来到俱乐部,这里挂着“南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牌子,把这里作为“文艺采风创作基地”。这里让人大开眼界,里面有全体职工的各种文艺作品,篆刻、字画、手工艺品,奇石更显独特。宋主席向我一一讲解了每一块奇石背后的故事,让人感悟着做人的道理。真是:石有魂魄,人有精气。人得魄而百折不挠,石铸企业而光彩夺目。记者想,不久的将来,汉中锌业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将石破惊天!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图/文

生产出的锌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