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做好每一件事
——记省劳模、宝鸡二建农民工王玉珠
联系采访王玉珠,从宝鸡二建转战到西安项目部,又因为种种原因一拖再拖。直到在位于东郊的工地上见面,他又是因为项目验收的相关事宜刚刚赶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圆脸,个子不高,却很精干,这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短短半小时的交谈过后,“不爱说话”、“简单直白”的感觉又加进王玉珠的印象里。对记者的每一个问题,他总是用最简单的几句话就一带而过,让人感觉不到任何个人情感。1986年,他以农民轮换工的身份被宝鸡二建公司录用,先后从事过普工、瓦工、钢筋工、木工等工种。目前,任该公司第三十五项目部副经理,负责项目上的所有技术工作。就在这三言两语间,他的履历渐渐清晰起来。
“从农村出来那会,刚到单位报到,干什么都要按时按点,工作强度大,有段时间差点没坚持下来,觉得搞建筑这行比当农民还辛苦。”王玉珠把搞建筑的枯燥说得轻描淡写。“熬”过了开始的不适应,他也慢慢习惯了建筑这行。“谈不上有多喜欢这个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吧!”他不是就这么说说。1998年,王玉珠所在的项目部正在干公司承揽到的第一幢高层工程项目,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他回家完婚。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只用了3天时间办完了自己的婚事,就匆匆回到工作岗位。
随着建筑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型企业转变,王玉珠深感知识欠缺。于是他利用工余时间,学习施工技术管理专业知识,考入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为自己充电,并取得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专学历。2006年他参加了全国工程建设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当年一次通过了四门理论、专业课的考试,取得了国家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参加考试的人员中不乏科班出身的大中专生,但像他这样一次通过全部四门课程的考试者寥寥无几。
2011年起,王玉珠任该公司第三十五项目部技术总负责,项目部在西安市同时有3个在建工程项目。“每天早上7点半进入工地,检查工地现场,12点吃午饭,休息1小时,下午6点下班,吃过饭再把白天的工作梳理一下,7点多回宿舍,看书学知识。”王玉珠说,自己到西安的项目部有5年时间了,除了外出办公,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不爱说话的王玉珠总是给人一种难接近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搞技术的人得严肃一点,不能马虎。”做技术检查是个得罪人的活,最近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劳务工为了赶工时多赚钱,干活有些粗糙。他便要细细跟工人摆事实讲道理,要求他们返工。“做建筑,你得对工艺流程十分了解,工人看你是个懂行的人,事情说得在理就会听。”占地17万多平米的项目工地,15栋楼,细细走上一圈,一上午时间都不够。单是抹灰、砌体的单项检查,一栋楼从上到下,边说边看,最快也要3个小时。
从业务岗位到管理岗位,王玉珠说自己去现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现在最希望的是能把自己几年积攒下来的经验更快地传授给年轻人。“每天不去看一下现场就不放心。”是他在心里安全和质量始终是不能放松的两个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工的朴实心声。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