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宁陕的医改探索之路
从9月1日起,宁陕县在全县公立医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方式,新农合参合患者全部实行住院“零押金”。群众看病就医方便了,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得到了回归。
医疗保障全覆盖
“奋斗三五年,一病到从前。”宁陕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过去由于医疗条件差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从2009年开始,宁陕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致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全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72000多人,参保参合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共资助5329名城乡困难居民参保参合,基本实现了医保城乡全覆盖。
宁陕县医疗保障的水平逐年提高。2011年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72%、73%。2012年9月1日起将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新农合将病种管理的疾病范围扩大到50种,县内住院报销比例一、二级医院分别由2008年的70%和60%提高到2012年的90%和80%,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
药品全部零差价
在宁陕县医院药房的墙上,一张关于药品零差价和收费项目下调的公告十分醒目。医院的全部药品都实行零差价,还下调了301个收费项目。
县里将498种1545个品规的基本药物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目录,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从2010年11月1日起,县医院、县中医院先后实行基本药物“三统一”管理,实行了“零差价”销售。从2012年5月16日起,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药品实施“三统一”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县财政对因药品减少的收入给予全额补偿。
2011年,仅宁陕县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3%下降至47.5%,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和每住院人次平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21%和12.5%,医院药品收入由52%下降到42%。
卫生服务全方位
按照三级卫生网络的基本布局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要求,宁陕县基层医务人员除了常见的病情诊断治疗外,还承担了建立健康档案、常规医疗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三年来,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3万余人,健档率达到72%,电子录入率达54%;累计为65岁以上老人体检1.8万余人次,35岁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率、访视率均达到90%以上;完成了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6%;农村孕产妇补服叶酸率达95%;累计为179位残疾人分别提供了白内障复明、唇裂修复、假肢安装等康复帮助和救助。
(梁真鹏 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