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头版
01

挤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

——记省劳模、碧辟普瑞太阳能有限公司工程师王艳冬

在碧辟普瑞太阳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个“怪”人。他不参与干活却总在中道转来转去,有时趴在组件上发呆,有时定定地盯着设备观察,一会儿又拿着本子写来写去,下班了还不走人。职工里有人和他开玩笑:“这设备怎么这么大的吸引力,媳妇放在家里,你不怕跟人跑了?”他笑笑说:“设备和媳妇都跑不了”。这个怪人就是公司运营部工程师王艳冬。

工艺工作的特点是内容广、事情杂、细节多、研究深。就这样,王艳冬忙碌的身影总是在公司内闪现。今年100多名新员工入职时的培训协调,上岗前的培训及考核,全公司470名老员工年度操作技能考核、认证和评定,每天5台测试仪生产线数据的分析和监控,新工装夹具的导入……在他心里总是挂有放不下的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的光伏企业多达数百家,使得光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要求也越来越敏感。“不说别的,单单组件每瓦的销售价格就由原来的3美元,降到现在的不足1美元。”作为技术人员,王艳冬深有体会。“只有扎实做好技术攻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

电池片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占产品成本总额的80%以上,因此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电池片损耗。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王艳冬推行了一种新的电池片预热方式,通过在使用前将电池片提升温度,缩小在焊接时的温差变化,减少焊接时的裂片率。通过使用该方式,公司每年可以节省生产成本192万元。在公司焊接工位工作的员工人数高达330人,占全公司操作工总人数的40%左右。所以提高该岗位人员的生产效率对提高公司整体的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王艳冬带领工艺、IE团队与公司各功能模块通力合作,推行焊带浸泡方法。用浸泡的方式代替了原有的一张电池片两次涂抹助焊剂的方式,使生产速度原来的20秒每片降低到现在的15秒每片,使用焊接效率提升25%左右,大大提高了手工焊接速度,每年可以节省人力成本110万元左右。

王艳冬并不满足于一次改善带来的成果,从人、机、料、法、环等各环节上寻找突破点。为了进一步优化焊接方式,他整天蹲在生产线上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推行连续焊接,取代目前公司实行的点焊方式。任何新技术的推行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找到合适的操作方法,王艳冬与IE工程师一起对现有动作进行分解,拍录像、画流程、算效率,与大家开会讨论找到最合适的方法,然后和员工一起在生产线上拿起烙铁进行焊接,检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找到问题,再次优化。经过不断努力,减少了焊接过程中的4个无效动作,将3笔焊接改为连续焊接,使单片焊接速度从原来的25块/班/人,提升到50块/班/人,焊片效率提升一倍,节约人力约117人,目前该方法已经在公司全面推广。

在王艳冬看来,这样的技术创新,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乐趣。“挤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他这样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本报记者 刘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