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黄陵矿区“六害”俱全备受各方关注
本报讯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被称之为煤矿的五大灾害。而从12月21日黄陵矿业公司煤油气共生瓦斯防治技术研讨会上笔者获悉,在黄陵矿区除了上述“五害”之外,又增加了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另一“害”——煤油气,引起了国家瓦斯治理中心专家和煤矿安全管理研究专家的高度关注。
去年7月3日,该公司二号煤矿405综采工作面在回采中底板大面积涌出煤油气,停产一周。今年5月14日,413辅运巷掘进工作面出现顶板煤油气涌出,迫使矿井进行了生产接续调整。10月12日,201胶带巷掘进面底板煤油气涌出。10月26日,201辅运巷掘进面底板煤油气涌出,造成201工作面接续推迟一个多月。黄陵矿区第一次煤油气涌出后,该公司就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煤油气瓦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与延长石油、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联系,明确油井分布,交流、研究富油(气)区煤炭采掘方案。制定了煤油气赋存区安全风险预控及应急预案,组织进行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物防、人防、技防措施;认真落实“三人联签开工确认制”、“四位一体安全生产负责制”,坚持“三不生产”原则和领导干部现场跟班制度,确保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高密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控制非生产作业人员进入煤油气赋存区。不断提高抽放系统的能力,加大抽放力度,对于抽放、监测不到位的地方和区域,禁止采掘。建立健全煤油气监测台账,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积累资料,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安科技大学、陕煤化集团、陕煤股份公司等单位的15名专家认为,煤油气是烃类气体裂变的产物,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煤层岩石之中,赋存无规律。在赋存煤油气的地方,一旦展开采掘施工,揭露或裂隙导通,大量煤油气便会喷出,严重威胁矿井安全。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底板、顶板多层的煤油气赋存,在全国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从目前看来,黄陵矿业公司的治理方法是得当的,有效的。但必须深入研究,切实找到探测、预抽和涌出防控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治理方案,切实消除煤油气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
(王新 尹常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