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浅谈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的管理体制、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用工形式、职工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局面。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促进和谐的作用,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切实做好的现实问题。
一、深化认识,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全局中把握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把握考量,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真正树立发展理念。改革是发展动力,发展是民生根基,在发展改革过程中引发的思想疑虑、观念碰撞、矛盾摩擦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只能放在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解决,只能用改革发展的实践去启发引导教育职工,从而达到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凝聚力量的目的。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环境,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和谐的劳动关系、社会环境,既是改革发展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职工的思想情绪才能更好得到释放,个性才能更好得到张扬,职工的思想问题才能更好得到排解和消除。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点放在共建共享企业和谐上,必须从职工队伍稳定大局出发,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及时化解矛盾,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和谐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的大环境,正确对待职工诉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企业职工队伍年龄、文化、知识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不同人群有着不一样的观念和利益诉求。因此,要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帮助职工在社会变革中理顺情绪、调整心态,增强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归属感,应成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二、扩展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中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尤其是职工群众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引导、顺气、鼓劲、激励作用,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特点,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与开展劳动竞赛结合。以推动经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是职工群众提升技能、展示才华、体现价值的平台。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劳动竞赛中去,为他们学习技术创造条件,交流技能畅通渠道,自身发展助推加力,使职工中蕴藏的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释放,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二要与维护职工权益和开展帮扶工作相结合。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从职工最关注的利益问题抓起,推动维权机制建设,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着力搭建爱心平台,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尤其要把向职工送钱送物同送政策送技术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生活、思想、工作全面帮扶,使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要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宣扬广大职工的劳动创造,引导职工勤奋工作,勇于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要大力推进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企业人文理念,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和爱护职工,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在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更加充实,思想得到升华。
三、创新思维,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新作为
当前,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职工稳定性较差,加上社会分配不公等因素,致使部分职工尤其是新生代职工心理承受力减弱,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极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生发非理性行为。针对职工队伍存在的这些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应随时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深化内涵、改进方法。一要实现由“被动等上门”到“主动找上门”的转变。要坚持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尤其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的企业职工群众中去,主动听民声,解民忧,促稳定。二要实现由“课堂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要围绕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民主和谐氛围中开展平等对话,进行双向交流,在对话交流中释放压力、化解矛盾、消除疑虑、形成共识。三要实现由“单纯说教”向“心理疏导”转变。尤其要通过运用现代传媒,开通心理热线,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心灵沟通,排解心理症结,防止矛盾激化。四要实现由“定位思考”向“换位思考”转变。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探讨问题,善于运用启发引导、循循善诱的方式唤起别人的觉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
(邵济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