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N种诠释
——延长集团诠释国企与民生福祉的血脉基因
中国国有企业角色复杂,不仅是市场主体,更与国家体制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中国语境下的国企改革,不仅关乎某一个或某一些企业的损益存亡,也关乎中国模式的成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稳固性,关乎社会主流价值的稳定和动荡。
与利益无关
拯救一批陕西工业企业
自从2006年由延长石油集团托管重组以后,材料公司职工对于延长石油集团的感情充满自豪与爱意。
材料公司的前身陕西精密合金厂,是一家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原大连钢厂部分内迁成立的中型冶金企业,九十年代后因多种原因长期亏损,职工生活一度十分困难,有人被迫外出打工漂泊,有人靠拾破烂捡菜叶生活。一度时间,由于精密合金厂职工高密度堵路事件,西安西郊枣园路成了过往司机的噩梦。
“精密”的衰亡铁定,牵动着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从2005年起,时任省长赵正永连续七年到企业看望慰问。无利可图的日子,没有一家私企施以援手,更没有一家民企愿意接手。在“精密”深陷泥泞中,延长集团义无反顾地背起了“包袱”。退休工人、原陕精厂厂长李德希动情地说,过去我们企业破产,生活没保障,被迫外出打工漂泊。被延长石油集团接收后,现在老有所养,下一代又有了安居乐业的环境,虽然我已退休,但仍为加入延长石油集团成为一名退休的老石油工人感到骄傲和光荣。
至此,材料公司驶入了发展快车道,重新上岗的“精密”职工收入节节攀高,对“延长”更是满含感恩之情。退休职工张金才说,没有延长集团,就没有材料公司这个新企业。
陕西精密合金厂变身材料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帮扶陕西诸多困难企业的案例之一。
是延长集团,拯救了具有50年历史的西北橡胶厂,斥资48.5亿元全力打造的轮胎生产企业,使之青春焕发;去年年底,又将其下属的凯迪西北橡胶有限公司、延长橡胶有限公司、延长橡胶(泰国)有限公司进行二次重组,成立西北规模最大的橡胶企业——延长石油西北橡胶公司。作为延长石油集团整合的第一个非油板块公司,预计将在未来5年到6年内,实现百亿企业的战略目标。
是延长集团,启动兴化集团化工园区建设,投资46亿元建成兴化大化工项目,从而使兴化步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进一步巩固了兴化在全国硝胺生产的龙头地位,开启了兴化集团加快发展、打造百亿化工园区的新起点。
是延长集团,在陕西化建发展遇到瓶颈之时,2006年将其划归后,经营管理模式由施工生产型向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建筑安装、技术服务一体化、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两年之后,延长化建公司于2008年12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一举成为国内石油化工建设领域唯一的上市公司,有望在“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00亿元。
是延长集团,在陕西玻璃纤维总厂已经山穷水尽之时,果断出手接管,给了这家在陕47年历史的国企东山再起的希望。
……
救助一个人被称之为义举,救助一个企业意味着救助成千上万的人,这又该称之为什么?解析延长石油集团处处施救困难企业的企业方式,背后是国有企业对国家战略和公共福祉的担当。这种担当,是将国企私有化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思路解决不了的。
在逐利时代
与民生福祉的血脉基因
在这个逐利的时代,在根本无利的领域,延长集团的每一次现身,都是对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
2012年,是延长集团接管了上海陕西大厦,投运了北京白云观酒店、延安枣园宾馆、榆林石油大厦,支持省市教育、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
近年来,在我国历次发生“油荒”的特殊时期,延长石油不惜牺牲自身利益,三个炼化厂开足马力,增产提量,加快成品油生产,确保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的供应量投放陕西市场,保障主渠道供应。并严格执行国家限价政策,加强批发环节监管,积极维护周边成品油市场的平稳运行。特别是根据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在陕西及周边地区终端市场所占份额较大的实际,牢固树立“保证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供应就是保证国内市场”的大局观念,加大对中石油、中石化的柴油配置,保障市场供应。延长集团下属的延长壳牌、延长高速和延长交通加油站实行24小时敞开供应,使陕西有效应对近年来的数次“柴油荒”。
也是基于责任意识,陕北产油县(区)利用石油税费收入反哺农业,在全国率先全部免收农业税。2010年上半年,延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石油产业的发展还拓宽了当地社会就业的渠道,早在2008年,延安市便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目前,延长石油在陕北区域的直接从业人员超过了8万人,其中90%以上的长期和短期用工都来自当地。
在陕北,油田开发到哪里,乡村公路就修到哪里。桥架上了山梁,电送到了农户。过去几年延长集团先后投资10亿多元,与陕北相关县(区)共建油区柏油路500多公里、砂石路7000多公里,成为连接城乡的“致富路”,使乡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11年3月21日,延长集团发挥自身优势和融资引领作用,与省财政厅共同出资成立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构建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投资、融资和运营平台,负责陕西省境内所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划拨、回笼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把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向了一个的新阶段。当年,陕西省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48.13万套,完成了目标任务的107.36%,已竣工20.1万套,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五年来,延长集团全面落实陕西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和“两联一包”扶助工作,集团所属的35个单位结对帮扶45个低收入行政村。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活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延长集团向灾区紧急调运成品油14万吨,确保灾区用油;对地震中受灾的宝鸡陇县进行对口援建;所属单位和职工多次捐款捐物,总计9000多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延长集团迅速调集1万吨原油运往震区,企业员工捐款近1500万元,为震区人民献上了一片深情。
投资1.6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发展的洛川苹果会展中心已建成投运;投资法门寺、南宫山、黄河乾坤湾等景区建设,支持世园会、艺术节、民歌大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参与延安黄河引水、南沟门水库和榆林王圪堵水库建设等……
这就是延长集团,这就是百年企业的博大胸怀与奉献精神!
对生态呵护
为发展更为子孙万代
可以说,如果没有延长集团的重组,遍布陕北大地的乱采乱抽,也许早已令陕北无油可采,留下的也许就是千疮百孔的大地与被油污染黑的沟沟峁峁。
延长集团对于陕北石油有序开采和保护陕北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无以估量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延长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外在体现。
在黄土高原上打造绿色石化基地,延长集团开始了一场持久的抚慰河流、呵护土地、装扮蓝天的人与自然的对话。
延长石油集团所属油田原油最高含水量超过80%,面临如何处理大量含油污水的难题。油田公司新建现代化污水处理及回注设施项目42个,进行二次采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446立方米/日,实现采油污水零排放;建成清洁文明井场31768个,清洁文明油井率达98%;植树8533万株,绿化油区道路1.46万千米,种草34689亩。
炼化公司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工艺,建成硫磺回收、中水回用等环保设施25个。延安炼油厂攻克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干气技术难关,每年节煤4万吨以上;建成首套硫磺回收装置,每天回收硫磺5~8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16吨;气提净化水技术每年节水50万吨。他们与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合作,探索污泥与煤、生石灰按比例混合后在锅炉焚烧的工艺技术,使锅炉渣实现无害化处理。
延安石化厂2010年建成的120万吨连续重整20万吨苯抽提、14万吨柴油加氢、60万吨气体分馏、20万吨聚丙烯及12万吨MTBE装置,应用了多项高效环保技术。其中干气脱硫装置采用美国技术,硫磺回收率超过99.99%;加热炉和锅炉采用低氮燃料技术,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碱渣回收装置既解决了延安石化的碱渣处理问题,同时接纳延安、永坪、榆林3个炼油厂的碱渣,解决了长期困扰炼油企业废碱渣污染的难题。
而延长石油集团实施的油气煤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模式,亦是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量。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