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一起过年
·宿建梅·
小时候,过年是我最灿烂的梦。那时候,我巴不得天天过年,因为过年有漂亮的新衣裳穿,有美味的糖果吃。当然,还可以得到父母给的崭新崭新没有折痕的压岁钱。
过了腊八,年味儿初显。母亲就用平时积攒下来的布票,给我们兄妹扯当时最流行的的确良布料,让裁缝师傅量身定做,每人一套。父亲则蹬着自行车到集市买来瓜子、花生、糖果、大枣、核桃,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大红橘子。
过了小年,年味儿渐浓。母亲就开始忙着用黏米面、红豇豆做出香喷喷的豆包,将和有鸡蛋、红糖的面团搓成条儿拧成麻花,炸得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父亲则打扫房间、煤房,通火墙、修炉膛,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记忆中,父母好像很少添置新衣,我和哥哥却在除夕夜穿戴一新,捧着母亲亲手制作的各样小吃,直吃得小脸上红扑扑、沾满了渣渣儿。然后,拉着正在忙碌的父亲一起去放鞭炮,或是围着正在做吃食的母亲捣乱。
那一年我12岁,腊月二十三刚过,母亲就张罗着炸麻花,楼下的胖婶子也闻讯赶来帮忙。我也兴奋不已,跟着瞎搀和。呵呵,如今回忆起来,那该是我有生以来学会的第一个厨艺。
在母亲的指挥下,我负责磕鸡蛋、调红糖水,就是把鸡蛋皮磕开,把蛋清、蛋黄一并倒进小铁盆里,然后将红糖倒进事先准备好的水瓢里,用开水化开。
胖婶负责搓麻花,母亲负责揉面、炸麻花,哥哥负责烧火,当然,父亲也不能闲着,打杂喽。分好工以后,各司其职。母亲将我磕好的鸡蛋打成糊状和前一天就发酵好的酵母一并倒进面盆,然后用我调好的红糖水揉进筛过的面粉,揉匀。几分钟后,揉好的面团呈现出诱人的蛋黄色,就可以开始搓麻花了。
看着胖婶熟练的将面团搓成条、拧成麻花,我也要学。开始很难学的,搓了几根就明白了。把揉好的面团切成大小一样的剂子,先上下拧劲,让它变长,然后拎起两头,面就自己扭起来了。再把扭在一起的面,继续上下拧劲,让它再长些,劲再大些,然后折成均匀的三份,拿起来就自己扭在一起了,就是成型的麻花了。
母亲说,拧好的麻花还不能炸,因为是要发酵的,等发酵好了以后,麻花变得白白胖胖的,就可以开炸了。当炸得黄灿灿、外焦里嫩的大麻花出锅时,那带着父母美好祝福的香味儿溢满了整个屋子,也装满了我和哥哥年少的梦。
就这样,在父母年年岁岁美好的祝福和殷切期盼中,嗅着浓浓的年味儿,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 (华宇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