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25日

陕西工人报元宵节专版 元宵诗话 乡村灯会 元宵的妩媚 漂泊的灯节 元宵 母亲蒸的枣花馍 正月十五看烟花 长安新春 最是旧情依依

当前版:第A4版:元宵节专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元宵节专版
04

母亲蒸的枣花馍

文/闫东良

小时候,物质缺乏,到了元宵节,我们小孩子都闹着要灯笼。有工人的家里,有月工资,就会花钱给孩子买上一只灯笼。那灯笼也不大,会折叠,红红的纸,里面点上一只蜡烛,顿时像一只红色的火球,用小棒提在手里,把小脸都映得红彤彤的。我家没钱,父母就会用铁丝编一个小笼子,再糊上红纸,里面放上蜡烛,上边用小绳系了,我用手挑着,跟一帮孩子在村里走来走去。

听长辈们说,有会转动的走马灯,蜡烛一点,灯四周的唐僧、猪八戒、孙悟空们便绕着圈儿地跑。那时候,走马灯也只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拿好自己手中的灯笼已经很满足了。

元宵节到来的时候,母亲会很下力地蒸枣花馍。

母亲会早早地发好面,蒸的时候,放些食用碱,在案板上用力地揉。一旁的碗里,是泡着的红枣。把面揉好,再切为拳头大的面块,一个一个细揉。后用刀压出一道道细纹,拉长,把枣放上去一绕,再放枣再绕,一个有俩枣的枣花馍就成型了。再做一些有四个、三个、一个枣的馍,大小不同,放满了面板,一片热闹。

院里的锅台上,早放好了添了水的大铁锅,我在一旁帮着烧火。水烧开了,放上笼屉,铺上笼布,把馍一个一个地放上去。放好两层馍,盖上笼盖,这时就要往火里加柴,把火烧旺。

蒸上很大一会儿,便有香味弥漫在院子里。那是混合着枣香和面香的气味,平时难得吃白面,最常吃的就是红薯饭和玉米饼,这时让人不禁要流口水。我继续耐心地烧火,等到母亲说“馍成了”,我的心就兴奋起来。

揭开笼盖,满是冒着热气的枣花馍。母亲一边用手蘸着水,一边把馍挨个地拿出来。

面板上,蓬松发亮的白面馍上,站着一个个胖乎乎的红枣。这颜色是那样好看,味道是那样甜香。等不得母亲把菜炒好,我便拿一个馍吃起来。先咬一口枣,再咬一口馍,又甜又香,简直是最好吃的美味了。

元宵节,常想起童年打灯笼,但最难忘母亲蒸的枣花馍,那是馍上面的闹花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