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年俗
·乔文丽·
正月初八,许许多多的店铺借着八八发发的美好喻意开了门。地上红炮似花,飞入店面人家。日子渐渐恢复了从前的模样,人头攒动。不同的是,炮竹声声催精神,显出了新意来。
班已经上了两天了,和年前一样,没有太多的感觉。虽然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也早过了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了。从前那个想穿新衣的小女孩如今早已变成了小女孩的妈妈了。所以,对年,没有太多的渴盼,当然也不排斥。
初八中午下了班,行走在汉白路上,不经意间,锣鼓喧天,像是惊醒了一个平静的梦一样,将游走着的心指向了一个聚点。抬头一看,街上的人怎么多了起来?哦!原来都在看社火。
社火——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统称。
这个民间活动,不光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好像已封存了数十年。然而,今年出其不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让人觉得有些新奇。仰头看着那些涂上了彩妆脸谱的娃娃们身着戏装,被固定在假山、树上和动物的身上,摆出各种造型,演绎历史人物。再一看,龙狮共舞,舞出一个新气象来,也预示着人们以龙马的精神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那跑旱船的姑娘,轻摇彩船,凌波微步,看着好像有花絮在你面前飞来飞去。好似让这个一直灰蒙蒙的天空出现了数道彩虹一般。
一声锣鼓,敲响了一个新的始点,也敲醒了人们对从前的记忆,为这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这个有些沉闷的新年提了神。
此时,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行路没有先前那么通畅了。所以,我并没有驻足。但是这个年庆活动,为这春节增加不一样的神彩,真让人激动。
是啊!好久没有听到这鼓舞人心的鼓乐了,好久没有看到这隐含着祝福之意的民俗了。这么多年,发展经济,使得我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让我们将祖先留下的许多优秀传统沉入海底,就像将许多美好的品质被隔离在另外一个时空一样,到处充斥着利益、虚伪、浮躁。可是,今年的这个初八,响起来的不仅仅是锣鼓,更敲响了我们对过去传统文化的记忆,还有曾经那些已逝去的善良、纯朴与厚道。所以,民俗的回归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回归,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回归。
有时候,我们需要平静的生活;有时候,我们的生活也需要一抹亮色;有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一种振奋人心的鼓舞。
恰好今年,年俗以让人不期而遇的方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