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大椿的心愿 静候花开 怀念过去 为你而歌 塞北女工 影像 光荣的钻探工 老爸的“家当” 生命——没有奇迹 平凡的爱情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老爸的“家当”

·马姗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爸爱上了钓鱼。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朋友送他一套很简陋的渔具。刚开始老爸并不是那么喜欢钓鱼,只是听着新鲜便开始学。

那时候老爸的“装备”十分简陋,一根旧鱼竿,两个鱼漂,一卷尼龙线,一个小板凳,就是他所有的“家当”。一根鱼竿也就十几块钱,鱼漂、鱼钩、尼龙线也就几毛钱。他钓鱼坐的小板凳是从家里带的,有时候在鱼塘边上找块砖,铺两件旧衣服坐在上面,鱼饵也是用塑料饭盒和的。每当朋友约他钓鱼的时候,他就用两个大塑料袋装上他所有的“家当”,乐悠悠地去鱼塘了。

当老爸还是一个“新手”的时候,经常带我去农家的鱼塘,两个人在鱼塘边一坐就一个下午。天很热,几个小时坐下来整个人都晒黑了,有时候运气不好还赶上暴雨,池塘边全都是淤泥,一脚踩下去拔都拔不动。有一次暴雨过后,我学着老爸的样子往池塘里甩鞋上的泥,一不小心鞋甩出了一米多远,“扑通”一声掉进了池塘,闹得我跟老爸都哭笑不得。

随着老爸“家当”的增加,他钓鱼的水平也提高了,最早钓上的都是一寸多长的鲫鱼,后来能钓上一两斤的鲤鱼,一次他在水库钓鱼的时候破了纪录,钓上了一条将近一米长的花鲢鱼,吓得我看也不敢看,吃更不敢吃。

几年来,老爸从一个初学乍练的垂钓“新手”逐渐变成了“老手”,他还前后参加了十余次垂钓比赛,虽然他比不过那些专业的钓鱼选手,没得过什么大奖,但他依然是乐此不疲。

如今,老爸的那一套“家当”已经升级为专业钓鱼爱好者了,他对那一套“家当”更是十分爱惜,每次钓完鱼回来都把渔具擦得锃亮,连我碰都不让碰。他有一个专业钓箱和一个加长渔具包,里面装着海竿、手竿、手海两用竿等……还有一个两层的金属盒子,上层放着十几种鱼漂,有芦苇的、孔雀翎的、巴尔杉木的……下层放着各种型号的鱼钩。装鱼饵的盒子更是五颜六色,种类各异。他以前坐的那个小板凳也换成了便携式的折叠椅。老爸还买了抄网、鱼库、防紫外线伞等好多奇特的东西,连家里的书房也堆满了《中国钓鱼》杂志。

老爸年纪大了,越来越喜欢钓鱼,我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去看他,或许只有钓鱼才能让他觉得不那么孤单吧。转眼又是开春,又到了老爸钓鱼的季节,我想我该回家看看他了,也顺便看看他那如金子般珍贵的“家当”。

(陕建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