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09日
煤业化工专刊-头版
05

产学研结合 转化生产力 谋求新跨越

韩城矿业公司创新科研管理手段助推企业发展

本报讯 韩城矿业公司紧紧抓住陕煤化集团公司振兴渭北老矿区的难得机遇,迎难而上,在矿区灾害治理、调整振兴中搏击浪涛、逆水前行,矢志走科技创新之路,转化科研成果,改变矿区面貌,谋求企业发展新跨越。

成立科技机构,创新科研手段。在陕煤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6月,成立了“集团公司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工程研究中心韩城中心”,成为陕煤化集团首家分支科研机构,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研究所、三个实验室”的科研管理体系。一个中心就是“集团公司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工程研究中心韩城中心”,四个研究所就是“瓦斯防治研究所、矿山压力研究所、防治水研究所、矿山装备研究所”,三个实验室就是“瓦斯防治实验室、防治水实验室、矿山工程实验室”。四个研究所所长分别由公司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担任。这种既履行企业管理部室职能,又负责矿井技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实施的双重身份,在陕煤化集团科技管理模式上开辟了先例。这样集管理、研究、推广、实施于一体的管、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科技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明确主攻方向,破解技术难题。“集团公司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工程研究中心韩城中心”成立后,首先把灾害治理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来抓,明确了在瓦斯治理、矿井防治水、软岩支护等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在创建安全高效矿井开采模式方面,以沿空留巷技术推广应用、巷道支护工艺改革、提高机械化效益为主攻方向。先后与重庆煤科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煤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在公司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下积极开展了瓦斯治理、沿空留巷、奥灰水治理、11号煤下保护层开采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目前,下峪口矿薄煤层采面沿空留巷项目实施以来,已成功留巷470米,在铁模板替代柔模支护技术方面,降低了支护成本,1米巷道节省资金1000元,在自动上料技术方面,劳动用工节省20人;已完成的煤矸石电厂煤泥参烧技术应用以来,每年可节省燃料费7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沿空留巷技术今年在象山矿井和桑树坪矿推广应用。

该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今年立项确定的科研项目41项。重点围绕瓦斯综合治理、11号煤下保护层开采、软岩支护、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防治水等进行技术攻关。“集团公司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工程研究中心韩城中心”将发挥整体管理职能,加快完善科研项目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科研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工作重点,逐月考核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加快重点科研项目的推进。各专业部门和二级单位将承担起科研项目的主体责任,把技术攻关作为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重奖、命名等方式,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勇于创新、多出成果,破解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持续推进安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步伐,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徐醒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