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广辟就业渠道 激发创业热情
南郑工会助推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
本报讯 “我想应聘保洁员工作,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岗位?”前不久,阳春镇留台村村民汪志翠走进了南郑县总工会组织的首场现场招聘会,忐忑不安地向咨询服务台询问。工作人员把她领到某酒店招聘现场,没想到很快就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当天,全县有14家用人单位开展“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招聘岗位涉及机械生产加工、食品加工、酒店服务等10多个工种,促进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南郑是个劳动力资源大县,全县有17.6万名农村富裕劳动力。为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南郑县总工会把协助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专人深入用工单位调查摸底,广泛搜集、认真整理有效用工信息,在县内广泛宣传,广辟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维权工作,促进县域农民工有效、有序转移就业。今年以来,共组织现场招聘活动3次,提供就业岗位3600个,成功应聘1463人,缓解了当地企业用工难和部分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免费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购买火车票13批次463人,带动全县富余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其中有组织劳动力转移10万余人。
在推动再就业的同时,县总工会积极扶持自主创业,帮助多人实现“老板”梦想。针对许多劳动力想创业,但又缺少企业经营管理、创业资金不足的现实,与人社部门联合举办创业培训,分片区组织了3期创业交流会,激发有志创业者创业热情,采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等措施,积极帮助自主创业者筹措资金,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动充分就业。前3个月,培训创业人员56人,提供免费服务6520人,发放政府创业贴息贷款162万元,帮助21人实现了当老板的梦想,从而带动近百人就业。县供销系统工会针对企业转型改制下岗失业职工增多的实际情况,以引导下岗失业职工创业为切入口,扶持职工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协会等农村经济组织,创造条件争取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工会担保协调小额贴息贷款125万元,聘请专家举办职工创新创业和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按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分类施教,促使职工在农业产业化中转化成为职业农民。全系统158名职工根据当地资源和条件,兴办山药、中药材等协会5个,专业合作社25个,村级服务站128个,年产值2.6亿元,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8700万元。 (冯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