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造品牌工会
——油田公司工会由“标准”向“标杆”迈进
在标准化和特色化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的充分积累、能力的显著提升和方法的不断创新,精心打造一批职工信得过、行业叫得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工程、窗口工程,推动工会工作向内涵型、效益型、品质型方向发展。
这是延长石油集团油田公司工会最近提出的工会工作目标,亦是油田公司工会近几年来的工会工作路径。
全面梳理去年一年油田公司工会在自身建设、民主管理、经济技术创新、职工素质提升、帮扶救困、构建和谐企业等工会核心工作所呈现的业绩,其由“标准”努力向“标杆”迈进的踪迹清晰可寻。
无论是审议工作报告、提案审查解答报告以及财务预决算、计划工作等专业报告,还是民主评议公司领导班子,或者是督促落实31条职工提案,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这一大事方面没有缺位。而坚持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等事项进行公开,使油田公司厂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8个单位因此荣获省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6个单位荣获集团公司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
在其承办的陕西省“延长杯”职业技能大赛注水泵工竞赛暨油田公司驾驶员、集输工技能大赛过程中,油田公司参与培训和初赛职工达6127人次,26个单位195名选手参加了决赛。而遍及所有所属单位的广泛的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徒签约传艺等活动,使得油田公司生产目标顺利实现。劳动会战中,油田公司先进人物辈出,8人当选陕西省劳模、延安劳动奖章者13人、集团公司劳模36人。3人荣获“首届‘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优秀人物。
过去一年,油田公司领导和各级工会共慰问困难职工和遗属家庭1980户,发放救济金198.1万元。慰问救济工作的常态化,催生出困难职工救助制度化,南区、七里村通过职工捐一点、工会经费支持一点,行政争取一点的形式,加大了对困难职工的救助力度;也催生出工会更为深情地服务职工的意识,工会干部深入一线与职工进行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交流,帮助困难职工、慰问困难家庭。所属26个单位175名干部与175个科室、队站(车间)、班组,3万多名职工建立了包片、帮扶关系,慰问救济1000多名困难职工。
因为遍及陕北沟壑山峁的清苦孤寂的工作环境,油田职工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渴望常人无法想象。也只是极度渴望,所以才有了追求,于是生发出异彩纷呈企业文化活力。除了一大批常规性的比赛活动,油田公司选送的音乐作品《采油工》喜获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三等奖。参加了陕西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选送节目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公司职工文联各协会分别召开了一届一次理事会。职工摄影协会举办了“走进一线摄影采风活动和数码摄影知识培训讲座”。职工作家协会组织了“走进一线——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0周年采风创作活动”和首届文学研讨会。公司所属各单位广泛成立各种职工协会41个。在引导和扶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同时,各单位不断强化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职工读书”活动,投资修建篮球场、乒乓球室和健身室等,建成“职工书屋”346个,藏书28.39万册。
仅在2012年,油田公司所属15个单位荣获延安市“十佳工会”;3个单位荣获集团公司模范职工之家、3个单位荣获先进职工之家,公司工会及2个二级单位工会荣获先进工会组织;3个单位荣获省能化工会模范职工之家。
在付出了很多汗水也收获了大批荣誉后,油田公司工会也无法回避这样一种现实: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给工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课题。因此,工会品牌建设之路充满变数,油田公司工会主席冯建平在近期召开的工会工作会上坚定提出,工会工作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目标绝不动摇。
按照冯建平的进一步阐述,实现这一建设路径就是:立足标准化,即通过研究、制定、发布和实施一系列标准,达到组织制度健全,岗位权责明确,基础管理统一,上下关系协调,各项基础工作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目的和效果;展示特色化,即借助公司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良好形势,依托工会组织优势,通过将工会整体资源与局部特色有机结合,找准发展定位,突显自我特点,形成既具有基础共性,又独具各自特性,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展示工作亮点的创新性工作格局;创造品牌化,标准是基础,特色是方式,最终将落脚点放在品牌上。品牌代表着形象、代表着荣誉、代表着品质和信赖。工会工作要走更加注重内部管理,更加注重提升效率,更加注重发挥职能,更加注重争创贡献,更加注重树立品牌的科学发展之路,用心、用力去打造工会品牌。
具体到今年,油田公司将依托“达标晋级工程、民主管理工程、素质提升工程、文化示范工程、劳动关系和谐工程和巾帼展风采工程”等六大工程,立发展之志、谋创新之策、求务实之效、奏和谐之音,创工会品牌。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