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精耕心田
——西区采油厂倾心打造家文化
万点红装扮田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里有一片绿色的菜畦,初夏,西红柿苗顶部已打起了星星点点的小黄灯笼,茄子、辣椒也不甘落后,铆足劲生长……最繁盛的当数畦角的葫芦,蒲扇般的叶子终遮盖不了茎蔓间横躺着的果实。大山里的阳光直直地照下来,刚浇过的地面立即会腾起丝丝热气。一个年轻的红衣女子,正抹下卷起的袖口。看来,她便是这块菜畦的主人了。
其实,千万别以为这是某个菜农的劳作画面。看看左前方一排正在盛开的采油树就会知道,这里是一个井场,西区采油厂寨98#井场。
那个红衣女子,早上检查完抽油机后正给菜畦浇水。她,叫王芳。正匆匆往这边走的是她的丈夫庄生国,刚给工友帮忙回来。
“有孩子了吗?”“有呀。”
“不想吗?”“想。”
夫妻两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回答时看不到半点愁意。
“想了就接上来住几天呗。”王芳爽快地说,“房子这么宽敞,山这么大,哪儿住不下个孩子。”
绿的菜畦,畦边繁茂的果树,轻唱的抽油机,山里和煦的风。寨98#,是西区采油厂一口普通的井,一口普通的夫妻井。
寨98#的不远处,便是寨2#,也是一大队女子采油班的班部所在地。如果说,寨98#这口夫妻井是一个小家,那么寨2#便是一个彻底的“女儿国”。
西区采油厂始建于1997年,勘探区域横跨志丹县三乡一镇,控制含油面积308.4平方公里,控制储量15606万吨。整个西区采油厂发端于一部协议、两孔窑洞、三口油井,寨2#,就是三口油井之一,是西区的功臣井。初日产油43吨,现日产油1吨。
如今的女子采油班班部,一排漂亮的平房,均为白色瓷砖贴面,崭新的铝合金窗户。分别为宿舍、库房、厨房等。平房侧面高竖的是寨2#的纪念碑,它正在向人们宣示:两孔窑洞,已经远远成为历史。
女子采油班共15人,最大的47岁,最小的19岁,班长惠红芳。红色的“山丹丹花”满院子婀娜摇曳、竞相怒放,令人目不暇接。
掀开一张木板盖子,地下土坑内是几只小白兔,畏畏缩缩挤作一团;大黄狗无所事事地闲逛,在柔美中平添了几份阳刚之气;“咯咯嗒”院子里不时会传来鸡叫声,这是女子班的另一个副业,每天可以收集五六个鸡蛋呢。惠红芳是班长,也是管家,她很懂经济学,很会过光景。比如啥时间菜贵,啥时间肉贱,怎样调剂,怎样让大家吃饱、吃好、吃得“乐不思蜀”。
西区采油厂从仅有5人的勘探先遣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4000余名延长石油人,这些来自延安各地的采油工,远离家庭、远离亲人,深处地域偏僻清苦之地,对于“家”的深情呼唤发自内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家文化”在西区采油厂萌生发芽。一场“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合家、聚智兴家”的建家活动全面展开,范围日趋宽泛、内容日渐缜密。
(下转二版)
井场菜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