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二十年风雨无阻乡邮情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泉女邮递员赵明翠
39岁的赵明翠负责收发陕西石泉县曾溪左溪片的邮包,包括大沟、十里沟、印石、立新等10条邮路。
赵明翠是石泉县曾溪镇立新村人,受爸爸、姐姐影响(二人均为邮递员),她上世纪90年代便踏上了乡邮递员工作岗位。她克服邮区大、投送环境差、线路长,工资待遇低、家庭事务多等困难,坚持服务基层20年,跑过邮路累计达110000公里,骑烂两辆自行车,1辆摩托车,走过14个村的沟沟壑壑,家家户户,上门投递各种邮件,工作上的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和肯定。而她每个月的工资仅仅1200元。
穿走在大山之间
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她就要起床给丈夫和儿子做早饭,吃过早饭,她把儿子送到学校,就急匆匆地到邮局上班。把报刊和快递、包裹等邮件分拣分类,登记建档后,10点左右就驮着一百多斤邮袋、邮包从县邮政局出发向曾溪方向行进,沿途给村组、单位、企业、村民投送邮件。邮局的人自豪地说,二十年来乡邮之路风雨无阻,她从未丢失过一封信件。她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投递员和市级、省级明星投递员。
因为是山区,又是汉江库区镇,住户分散,邮路也长,一趟跑下来需要两三天时间。原来邮局配发的自行车不适合陡坡的山路,为了方便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她就从1000多元的工资里挤、省、凑,买了辆摩托车跑邮递。
她说:“骑车摔跤是常有的事,还是好心的群众把她扶起来,又带着伤坚持送信件。自已是女同志,按说骑踏板车合适,但山路陡,不是马力大的摩托车不行,加之邮件又重,公路泥泞、湿滑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考验。”
到左溪片几个村送邮件要过江,赵明翠说:“有时等机动船时间太长,费用又高,为了赶时间,就自已省吃俭用攒了好几个月的钱,拿出1500元钱买了一条二手船,自已划船渡过汉江送邮件。”赵明翠说:“有一次,划小船过江送报纸的时候,突然刮大风了,小船差点被吹翻了,幸好我有多年在水上跑的经验,很快把船保持了平衡,顺利地过去了。”
当有人问她,“你一月下来,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够孩子的生活费,这么繁重的工作,你觉得值得吗?”她笑笑说:“我姐姐和爸爸都是从基层干起的,都送过信。受他们的影响,这么多年了,其实我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有感情的。现在邮政行业不景气,邮局也曾招聘过很多邮递员,但他们都坚持不下来,因为太辛苦了。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每当我看到乡亲们拿到信件、汇款单等邮件那种脸上高兴的样子,我也觉得很高兴,所以再苦再累也让我坚定了长期把这份工作做下去的信心。”
村民眼中的“爱心使者”
在赵明翠的邮包里,除了报刊、邮件,还有她每天准备的干粮,还有一些药品和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有时候因为信件太多路途遥远,天黑了赵明翠只能在村民家借宿,第二天继续赶路送邮件。
左溪几个村,山村里打工出去的年青人多,多数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有的要求给捎带点药品,有的要求给捎带点日用品,有的要求帮忙寄一些土特产和其它的包裹,山村的交通都很不方便,这些人三天两头见到赵明翠,就像见了亲人一样,通过她带东西、寄东西,既省了船费、车费,又省了办事情所费的工夫。笔者在采访村民时,说起大家心中的“爱心使者”,村民无不交口称赞,乡亲们离不开她这个如同女儿一样的好邮递员。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