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08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寻迹阳城驿 六月 华山神韵中华魂 晨 石板老街 鸟为芳邻 听雨 心静下来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鸟为芳邻

文/舒添宇

我的住室靠近山林,与鸟为邻得天独厚。乡间多香椿树、白杨树、桐树,还有一些杂木树种,既是特定的风景,又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所。树是人类忠实的邻居,对人们并无所求,却始终不离不弃,宽容而厚道。树的执着影响着鸟的性格。其实大多鸟类对人所取甚少,所予甚多。人鸟共处,井水不犯河水,各得其乐。

单说麻雀这尤物,一段时间里曾经名声狼藉,只因偷食了人类些许谷粒就被列为四害之一,险被赶尽杀绝。尽管人们欠了麻雀族群诸多血债,可这生灵一点儿也不记恨人,背负着昭著恶名照样消灭害虫,保护粮食作物。换作人,几多能有如此胸怀?燕子是很受欢迎的鸟类,人们几乎引之以为自己出嫁的女儿,这女子性情温和,异常乖巧,因为恋家把暖巢筑在娘家房梁上。暮春时节,返乡的春燕三五成群,沐着煦煦春风,披着融融暖阳,穿越如烟柳荫,一路歌着舞着,到家了,却不敢贸然闯入曾经的老宅,盘旋、徘徊、张望。家燕的曼妙在古诗里更加妙不可言:“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喜鹊有一个喜气洋洋的名字,单一“喜”字就让人们听在耳里喜在心头。这鸟喜欢把窝搭在高高的香椿树上或者挺拔的白杨树上,安全可靠,生儿育女,一般天敌难以入侵家园。乡村最忠诚的鸟莫过于它了,性情开朗,热忱大方。一家有了喜事情,恨不得把喜讯告知全村,“佳佳!”“佳佳!”“佳佳佳佳——”生怕谁不知道似的。乌鸦一袭黑装,充满神秘感,仿佛装满了村庄的全部秘密。然而,乌鸦特别豪爽,像是快嘴的邻居大嫂,心里总装不住话。因为一句话“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不嫌猪毛黑”,坏掉了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喜鹊不同,人们讨厌乌鸦,恶其声而嫌其名,是一种凶鸟。斑鸠又名鹧鸪,因其声“咕咕——咕咕咕——咕!”而得名,想想宋词“鹧鸪天”又是怎样一番情景。翘尾雀也叫水雀,颇有绅士风度,总喜欢在屋脊上瓦楞间孤芳自赏,踱着八字步,表演独舞,这些都是紧邻。还有黄鹂鸟,杜诗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丽的画面中,那黄鹂从唐朝唱到现在,依然悦耳动听。

有一种红嘴喜鹊,好看的尾巴蓬松松的。民谣曰:“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不太明白,山喜鹊真的是忘恩负义的鸟吗?

小时候,喜欢花鸟类年画,见得多的是“喜鹊登枝”,数枝寒梅,参差出一种美感,其间点缀着几只玲珑细瘦的喜鹊,满屋子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味道。燕子更是画家的爱物,“春燕图”,阳光暖暖,柳丝飘飘,春燕斜飞,一派新春气息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松鹤延年图”,生动逼真的仙鹤,老态龙钟的劲松,栩栩如生的翠竹,层次分明,意境悠远,传递出热爱生命的乐观态度。特别是结婚嫁娶的人家,家具器物、被子衣料、门帘窗帘都有各种吉祥鸟的俏丽身影。直到现在,钟情花鸟之心依然未改,历久弥坚。

最喜欢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且不管春夜风雨之声急缓,落红多少,仅仅在阵阵鸟鸣中醒来就足以让人惬意了。不论成不成曲调,只要是从那些自然界精灵们的歌喉中氤氲出来,就是真正的天籁之音了。这里面少不了小麻雀时急时缓的唧唧喳喳,少不了喜欢成人之美的喜鹊的“佳佳——”,少不了痴情的黄鹂鸟含情脉脉的呼唤,更有稍远处“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还有盘旋高空的苍鹰尖厉鸣叫,那是特立独行者的生命强音,振聋发聩。一时间,高低婉转,长短不一,风格迥异,汇集成乡村的交响乐,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得有几回闻”。这是不是一种至美大乐?空气温润,花香袭人,众鸟欢躁,今天准是个艳阳天。

工作闲暇,还可以把自己融于鸟的聚会中。只需开着窗,屋外的高树间,草丛中,菜园里,地面上,落着不同种类的鸟,鸣唱,起舞,觅食,振翅,交颈,传情……那种自在,人是难以企及的。有时候竟油然而生奇怪的念头:人累了要能变成一只鸟儿该有多好。在晴朗的冬日,不经意间幸会这样的镜头:光秃秃的老树上结出了那么多的喜鹊或者凸胸鸠,于是,树一下子生动起来。那是满满一树鸟,也是整整一树诗。

有鸟为邻,真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