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助力“神十”从容来去天地间
——航天六院研制载人航天工程液体火箭发动机纪实
(上接一版)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后,飞船推进舱发动机按照预定程序开始工作。待轨道舱与推进舱分离后,由推进舱上的发动机制动点火,进入返回轨道,实施姿态调整。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后,搭载三名航天员的返回舱开始进入到自由滑行阶段。返回舱在滑行到离地面140公里,在进入大气层之前,返回舱发动机将开始启动,将返回舱调整到再入大气层的攻角,保持一定的姿态,使返回舱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这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能否安全返回地面的关键环节。通过发动机一系列精准可靠的工作,将使返回舱始终保持稳定的姿态进入到大气层,一直工作到降落伞安全顺利打开,航天六院研制的飞船推进系统使命才算真正完成。
新型动力即将起航 未来天梦更加美好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改进,我国航天发动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非常好,能够完成现今的发射要求与任务。然而,目前总推力600吨的现役火箭,远不能满足未来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的需求。仅以此次神十飞船发射来说,目前的长二F火箭只能发射9吨左右的有效载荷,而分配到航天员工作的轨道舱、返回地球的返回舱,其空间大小可想而知。
值得欣慰的是,2012年,航天六院研制的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已通过国家验收,推力比我国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提高60%以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国家,其运载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将使我国的航天运载能力和运载技术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