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26日

陕西工人报一线新闻 中国梦·劳动美 “巴山精神”的脊梁 空姐陈蓉 装在心里的夫妻 图片新闻 争做创新型员工 图片新闻 尊重和造福劳动者是激发职工劳动热情的根本之路

当前版:第A3版:一线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一线新闻
03

尊重和造福劳动者是激发职工劳动热情的根本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五一”讲话,深刻阐述了劳动创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尊重劳动、造福劳动者的指示要求,充分肯定了工人阶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依靠力量,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期劳动创造的伟大意义,更好激发职工劳动热情,推动企业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指明了方向。

尊重劳动是激发职工诚实劳动热情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表明,世间一切财富皆来自于人类的劳动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劳动者及其劳动价值。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诚实劳动、造福劳动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更加鲜明昭示了我党劳动创造的价值导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量能充分迸发。当前,纺织市场景气低迷,尊重职工劳动者主体地位和其劳动价值是激发其劳动热情的首要之举。工会要通过落实职代会制度、监督履行劳动合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等途径,确保职工主人地位,尊重和肯定广大职工对企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使他们政治地位高,人格受尊重,权利有保障。这样他们才能坚定信念与企业共度难关。

提供人生出彩舞台,是激发职工劳动创造活力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经济腾飞,是工人阶级创造活力的伟大明证,同时也说明,其创造活力的迸发,离不开国家发展需要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就要为他们搭建展示力量、贡献智慧的人生出彩舞台。工会要通过各种途径把企业发展目标、市场竞争态势与困难告诉职工,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全流程、多类型、全员参与的技术进步、劳动竞赛及职工技能大赛活动,为职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发明创造提供条件,这是以为不少企业实践所反复证明的有效方法。

教育引导和造福劳动者,是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力量的根本之道

在新技术革命兴起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当今,社会劳动形态和财富实现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资本弱劳动”、“虚拟经济胜过实体经济”等现象极大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劳动观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广大职工的教育和引导。

认识财富本质,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主旋律: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社会财富的创造,最终依赖的是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我国三十多年实体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正效应”和近年美欧源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危机“负效应”证实,资本再强盛,虚拟经济再发达,离开实体经济的支撑,都将是水中月。无论社会劳动形态、财富创造形式怎样变,劳动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源泉和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的基本价值准则不会变。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引导职工,激励职工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以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当好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劳动美”教育“接地气”,和民意:劳动者是社会劳动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劳动产品的享用者。合法权益受到尊重和落实,是广大职工对各级工会组织的深切希望。因此,谈“中国梦”,讲“劳动美”,要与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相结合,与落实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等相结合,与当好职工利益“维护者”角色的工会职能转变相结合,全面维护职工政治、经济、民主、社会等各项权益

造福劳动者,构筑以“体面劳动”为支撑的劳动价值标准:“造福劳动者”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要求。“造福”,就是让广大劳动者享受本应享有的体面人生。当前,工会组织要在全面维护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突出维护其劳动经济权益,进一步推动完善分配机制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发展红利,努力实现公平正义。同时做好困难职工群体帮困救助等工作,最大限度改善和提升职工经济、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这样,他们的劳动热情和智慧,才能焕发于内心,奉献于自觉,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杨俊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