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调车人的“高烤”
进入6月,陕西关中地区持续高温,白天气温在35℃左右,地处骊山脚畔的新丰镇车站编组场内,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群年轻人在移动的列车中来回穿梭,重复进行着排风、解体、连挂、摘钩、编组等作业。
“股道里的温度都超过了45℃,虽然全国高考刚刚结束,但我们这里的‘高烤’才刚刚开始。”提钩连接员王明幽默说道。
“是啊,最近作业量非常大,一个班12小时几乎不停顿”,与王明一同检查车列的李晓辉补充道。西安铁路局新丰镇车站是欧亚大陆桥上最大的路网性编组站,该站连接陇海、宁西、包西、西康等七个方向,日均办理车数在25000辆左右,仅一个白班,每个调车组的钩数就达400钩,作业车辆达1000辆,除中午吃饭外,每名调车员都在不间断工作。
在下行驼峰处,调车长周宏和3名调车员正在进行推峰作业,对到达的27091次列车进行解体,在第24钩作业完毕后,周宏身上的对讲机里传出声音:“休息2分钟,抓紧时间喝水!”他脱下帽子,一边擦汗,一边带领调车员迅速来到驼峰旁边的休息室里,拿起桌上的冰冻矿泉水,匆匆喝了起来。作业繁忙时,像这样喝水的2分钟对他们来说都是来之不易。
“进入暑期高温时期,大家只有靠毅力坚守岗位。”周宏说,该站每时每刻都有60余名调车员忙碌在调车场上。
“股道里的温度达到45℃以上,火车车体温度可以达60℃”,领车制动员李浩说,为避免被炙热的车体烫伤,作业时调车员都是长衣长裤和手套“全副武装”上阵,最难受的是中午时分,车列两旁都没有阴凉,作业人员在火热的太阳和烫手的道碴之间要连续工作3至4小时,这也是一天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本报记者 刘鹏
通讯员 李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