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村民的肯定是我最大的欣慰”
杨卓(中)帮村民代办残疾证
“张叔,开门啊!我是杨卓。”7月4日晚9时,大学生村官杨卓拿着手电带着来自西安市一个姓杨的老板敲开了村民张志林的家门,看望他生病的妻子。在了解到张志林家里的的情况后,杨老板当场掏出了1000元钱递到张志林手里。
张志林是宁陕县旬阳坝村米家坪组的一个普通村民。去年底妻子得了癌症,张志林为了给妻子治病花去了家里全部积蓄,还欠下了外账。这一情况很快被大学生村官杨卓知道,为了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杨卓多方联系县里的有关部门,想方设法为张志林家里筹钱。为此杨卓不知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今年7月,为了达成杨老板每月拿出400元资助张志林的女儿上学的事宜,杨卓亲自带着杨老板来到距离旬阳坝村50公里的县城中学了解和看望孩子。
每当村里有挣钱的活,杨卓第一个考虑的就是交给张志林来干。周末杨卓要回县城时,总少不了要到张志林家里问一问需带什么东西和药品。杨卓的每次到来都让张志林和生病的妻子倍受感动。杨卓在村里有25家分管的联系户,她不但对张志林家是这样,对其他村民也是如此。谁家有事,杨卓都会主动上门解决。一次,两口子为一件小事在村里街道动了手,身高不到一米六的杨卓冲上去将两人拉开,还差点挨了拳头,在两口子气消后,杨卓又苦口婆心地将两人劝和回家。
虽然今年杨卓只有24岁,却是村民的“知心人”,村民反映的每件事都不应付。村民无小事,她始终将村民的事放在心上。在宁陕县旬阳坝村任村长助理的两年里,杨卓得到了村民的信任。村民提起杨卓总是翘起大拇指夸个没完。用杨卓的话说:“我干的是农家事,就得学说农家话。不为别的,能让村民说一句‘这个村官不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影报道